长桥望湖

太湖缺处束为桥,总把吴中景物包。

去百里閒山独立,跨三州地水平交。

古亭休说曾垂钓,长剑何妨更斩蛟。

欲觅鸱夷无处所,如今祇自网船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翻译

太湖的缺口处建起一座桥,仿佛将整个吴中的景色都揽入怀抱。
远离尘世的百里闲山独自矗立,横跨三州的土地与湖面相接,水天一色。
别提那古老的亭台,曾有人在此垂钓;长剑在手,不妨斩杀蛟龙显威风。
想要寻找伍子胥的鸱夷之舟已无处可觅,如今只能自己编织渔网捕鱼了。

注释

太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束:聚集。
桥:桥梁。
吴中:古称,泛指今江苏南部地区。
景物:风景。
百里:一百里。
閒山:清闲的山。
独立:独自屹立。
跨:跨越。
水平交:湖面相接。
古亭:古代的亭子。
垂钓:钓鱼。
长剑:长柄剑。
斩蛟:斩杀蛟龙,比喻除暴安良。
鸱夷:古代一种大皮囊,传说伍子胥死后被装入此中投入江中。
无处所:找不到地方。
网船:撒网捕鱼的小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太湖上一座长桥的独特景象,它如同纽带般将吴中的山水美景串联起来。诗人站在桥上远眺,感受到百里之外的闲适山峦孤独耸立,而桥下则是横跨三州的湖面,水天一色,景色开阔。诗人回忆起古亭边垂钓的往事,又想象着自己挥剑斩蛟的豪情壮志。然而,寻找古代英雄范蠡泛舟湖上的场景已不可得,如今只能在湖上泛舟自娱。整首诗通过长桥这一视角,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历史英雄的仰慕之情。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长孺以新生子求名命曰相儿

有女谐良偶,承宗在嫡儿。

馆甥才匝岁,宅相果如期。

脉发慈溪正,胞成江夏奇。

咳名应会得,乳口见呕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长孺因吾二诗有负米分邻之语因又次韵饯其归二首(其二)

纷纷薄俗事轻唇,自喜衰年德有邻。

危世孤儿华发母,归舟百里碧波春。

不因噬指感怀切,肯学呕心搜句新。

娱舞慈庭应细说,丹山笋蕨正宜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长孺因吾二诗有负米分邻之语因又次韵饯其归二首(其一)

声气相投玉应金,花閒话到翠成阴。

一清门户无同脉,万古诗书可立心。

母子要知乌哺反,夫妻应感白头吟。

若言相谂早须觉,难得青春长似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丙子丁丑年避难南山之西坑今春投北山两雪窦閒其地名适与前同因记以八句

西坑曾避难,今又一西坑。

十有四年梦,两番多事惊。

天乎存老息,地亦定前名。

何动不关命,怡然心气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