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居所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联“披榛越宿莽,背郭隐花蹊”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穿越荒草密林,远离喧嚣都市,隐匿于繁花小径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的隐逸氛围。接着,“月静妖狐泣,松深怪鸟啼”两句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月夜中狐狸的哭泣和深处松林中怪鸟的啼鸣,进一步渲染了夜晚山中的幽静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孤独感。
“秋山云照户,春涧水穿堤”则将时间转换至四季更迭,秋天的山云映照在门前,春天的溪水穿行于堤岸,描绘了四季变换中山居生活的独特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刻领悟。
最后,“飞作千寻瀑,家家引灌畦”以瀑布的形象收尾,不仅展现了山中水流的壮观,还寓意着水源的丰富与利用,象征着山居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以及人们从自然中获取生活所需的能力。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环境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