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卫宫指挥馀庆堂卷

宫指挥,将门子,手持剡溪藤尺许。

藤心铁画珊瑚钩,历历皆是勋庸纪。

自言真龙起淮甸,乃祖从龙初豹变。

耳闻周武孟津盟,身翊汉高垓下战。

鼎湖龙去八千秋,攀鳞上天从翱游。

拾得乌号在孙子,延赏与国今咸休。

铁马他年来福建,狼烟蓦地昏沙县。

幕府从容授一旗,天山霹雳定三箭。

祖父勋庸奕世光,将军步武庆源长。

况今年少且英武,带砺山河宁可量。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邵武卫宫指挥官的家族荣耀与英勇事迹。开篇以“宫指挥,将门子”点出其出身将门,手持“剡溪藤尺许”的藤制指挥棒,象征其指挥之权威与家族传统。接着描述藤棒上的铁画珊瑚钩,不仅装饰精美,更寓意着家族的勋绩与功名。

“自言真龙起淮甸”,表明家族源自淮河流域,有着不凡的起源。“乃祖从龙初豹变”则讲述先祖追随真龙,初显英雄本色。随后提及家族成员亲历历史重大事件,如周武王的盟会、汉高祖的战场,彰显家族的辉煌历史。

“鼎湖龙去八千秋,攀鳞上天从翱游”两句,运用神话典故,表达家族虽历经千年,仍能像真龙一样翱翔于天际,象征家族精神的永续传承。接下来,“拾得乌号在孙子,延赏与国今咸休”则通过孙子得到乌号弓(古代名弓)和国家的嘉奖,进一步展现家族的荣耀与成就。

“铁马他年来福建,狼烟蓦地昏沙县”描绘了家族成员未来的使命与挑战,铁马征战福建,面对沙县的烽火狼烟,预示着家族将继续为国家效力,保家卫国。最后,“幕府从容授一旗,天山霹雳定三箭”表现了家族成员在军中的从容不迫与卓越战功,如同天山的雷霆一般,迅速而有力地解决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邵武卫宫指挥官家族的辉煌历史、英勇事迹以及对未来使命的期待,是一首充满自豪感和家族荣誉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370)

王佐(汝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渭川钓图

太公未遇时,渭水垂钓钩。

千尺丝纶直下投,任公六鳌且尔休。

试看西伯开宗周,明堂配帝八百秋。

丕显谟训古今留,孰匪丝纶钓下求。

斯人往矣光岳愁,每回看尽风飕飕。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牛报恩斗虎歌

奉亭山前牛斗虎,虎始张威牛正怒。

双目炯炯血欲注,口鼻渤渤沫喷雨。

一尾直下贴两股,四蹄插地裂后土。

猛气百倍前无禦,坐看虎威顿消阻。

问之此牛报恩主,毫涓毛血恩主与。

主人得病家贫窭,鬻牛酬医向屠估。

屠牛坦刀三四鼓,牛兮觳觫待髋斧。

恩主见牛怅而怃,释牛舍资一无取。

人牛两欣恩泽普,牛思报之不能语。

苟有可报身则许,此地正是酬恩所。

恩重身轻何由补,不知其身宁有虎。

世人尝道恩难负,临难相期在何处。

鸣呼,牛而人兮人也虎,忍以牛肉为鼎俎。

形式: 古风

戏作湖山书舍寄徐思顺

徐君有湖山,梁君书舍湖山间。

徐君湖山如画图,梁君书舍不可无。

徐君即得专二景,眼中交游皆管领。

年年宾客到湖山,几人投辖庭深井。

可曾恶客醉杯酒,骂客仍如骂大有。

海南岂有尚书期,问君故态老存否。

形式: 古风

题古中静卷

古中静,好古奇。

庖羲六画玩偶奇,三代钟鼎看蛟螭。

往者世远看恐迷,来者步古犹依稀。

珊瑚海底交琼枝,千寻铁网手里持,网出树树森撑支。

熀熀映日光陆离,内藏未可丈尺齐。

见之目夺心自低,有笔如椽谁敢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