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的《送提举太平观熊舍人》其一。诗中描绘了对即将离任前往太平观任职的熊舍人的深情送别与勉励。
首句“未归西掖掌丝纶”,点明熊舍人尚未回到朝廷,未曾执掌文翰之事,暗示其仕途的变动与未来的期待。接着“且面南谯作守臣”一句,表明熊舍人将暂时赴南谯担任地方官职,展现了他从中央到地方的职务转换。
“三已何尝观愠色,一鸣从此却惊人。”这两句是对熊舍人过去经历的概括,赞扬他在多次被贬谪后仍保持平和的心态,以及在关键时刻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使人为之震惊。这里运用了典故,暗指熊舍人虽屡遭挫折,但最终能一鸣惊人,有所作为。
“朱轓暂去求民瘼,黄闼行当秉国钧。”这两句表达了对熊舍人前往地方为官的期许,希望他能暂时离开朝廷,深入民间,了解民生疾苦,并在不久的将来回到朝廷,发挥更大的作用,掌握国家的决策权。
最后,“记取庐山公旧隐,几多草木待青春。”诗人以庐山公(即东晋名臣谢安)的典故,鼓励熊舍人在地方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如同庐山上的草木一样,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寓意熊舍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有所作为,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熊舍人的深厚情谊,也寄寓了对其未来事业的殷切期望,体现了宋代士大夫对于理想与责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