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娇娆为周郁赋

妾家住邯郸,少小矜容颜。

七岁画娥眉,十岁垂髻鬟。

十三刺绣人前坐,十五秦筝架上弹。

红粉楼高临大路,自恃芳华立门户。

鹦鹉春眠芍药阑,骄骢晚系垂杨树。

梅点香奁玉作钿,莲移罗袜金为步。

朝歌暮饮绮罗丛,东园桃李斗春风。

黛疑柳浅匀朝翠,朱讶樱浓洗晓红。

烛围锦帐宵常曙,香蔼雕笼夕未空。

秋月春花等閒度,谁怜窈窕迎新故。

夜夜虚迷洛浦云,朝朝枉结阳台雨。

带绾同心只自怜,枕期连理翻成误。

眼前相爱岂相知,弹指风光节物移。

只道青春镇长好,那知白发易如丝。

容颜销歇莺花冷,歌舞凄凉鞍马稀。

昨日樽前双泪落,谁似周郎情不薄。

得配鸳鸯死亦判,愿谐鱼水生相托。

青鸟缄封书莫迟,秦楼肠断夜乌啼。

君卿岂羡东墙约,梁氏应同举案齐。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炳的《董娇娆为周郁赋》描绘了一位邯郸女子董娇娆自幼年至老年的生活变迁和情感纠葛。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从少女时期的美丽矜持,到青春年华的技艺出众,再到爱情中的痴心与失落,以及最终岁月无情的摧残。

"七岁画蛾眉,十岁垂髻鬟",形象地刻画了她的早慧与美貌;"十三刺绣人前坐,十五秦筝架上弹",展示了她的才艺和闺秀风范;"红粉楼高临大路,自恃芳华立门户",则写出她的自信与期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秋月春花等闲度,谁怜窈窕迎新故",她的青春不再,美貌凋零,"眼前相爱岂相知,弹指风光节物移",揭示了爱情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她渴望与爱人共度余生,"愿谐鱼水生相托",但现实却是"带绾同心只自怜,枕期连理翻成误",令人感叹。

最后,她以"昨日樽前双泪落,谁似周郎情不薄"表达对周郁深情的怀念,"青鸟缄封书莫迟,秦楼肠断夜乌啼",期盼通信能早日传达心意,而"君卿岂羡东墙约,梁氏应同举案齐"则暗示了对传统婚姻观念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董娇娆命运的描绘,寓言了人生的起落和爱情的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62)

刘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迎春曲

燕梁綵飘金凤喧,翠衿小儿双髻悬。

珊瑚鞭折金锁掣,九地神牛飞上天。

东郊辘轳鸣紫犊,绿芜一片玻璃縠。

柳眉桃脸红霏霏,东园蝴蝶西园飞。

形式: 乐府曲辞

虞美人词

万人剑气真罴虎,宝玦鸿门悲亚父。

阴陵失道岂天亡,志轻仁义为降虏。

凄凉垓下楚歌哀,玉碎花飞报危主。

至今荒冢说虞姬,一去繁华名不死。

君不见玉环香断九泉扃,万古沧波流不清。

形式: 乐府曲辞

题磨崖碑后

锦囊粉黛销尘土,香冷春迷山下鬼。

梨园弟子散如烟,六么谁按霓裳谱。

梧桐萧萧秋雨愁,君王归来多白头。

宫墙瓦落芙蓉苑,辇路尘蒙华萼楼。

牝鸡司晨古之训,九龄先识非阿佞。

渔阳鼙鼓蔽黄埃,临洮战血生青燐。

二十四郡何无人,但恨不识颜杲卿。

国忠既诛林甫死,勤王义旆趋咸京。

唐室安危诚再造,汾阳令公国沆老。

万邦归正泰阶平,九庙无虞灵寝扫。

大笔特书昭日星,龙蛇剥落莓苔青。

呜呼浯水泻遗恨,父老至今双泪零。

形式: 古风

大梁行

大梁繁华全盛日,宫阙浮天耀桃李。

魏国山河十万兵,信陵宾客三千履。

上苑春晴花覆阑,斗鸡走马事金鞍。

银烛填街美人过,紫盖凌云公子还。

五侯七贵行人避,吐胆倾肝论意气。

朱亥能移晋鄙兵,侯嬴自执夷门辔。

回首英雄非昔时,辇路人稀秋草迷。

旧游歌舞今何处,日落狐狸当树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