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吊梅村先生,用苏韵

风流如昨,论文章喜奖,后生人物。

一自中原龙战后,卧看茅斋青壁。

燕去鹃归,徘徊京国,吟罢头须白。

咄哉评苑,钱龚漫数三杰。

只为名下嫌疑,堂前危惧,误逐征车发。

吴许原来居太学,那免琼台埋灭。

死见真心,从前宫阙,戒勿书毫发。

诗人之墓,至今寒映松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百字令·吊梅村先生》是张夏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一首悼念之作。诗中以“风流如昨”开篇,表达了对梅村先生才华横溢、文采飞扬的追忆与怀念。接着,“论文章喜奖,后生人物”,点出梅村先生对后辈的提携与鼓励,以及他在文学领域的深远影响。

“一自中原龙战后,卧看茅斋青壁”两句,描绘了战乱之后,梅村先生隐居生活的情景,虽身处宁静之中,但心中仍怀忧国忧民之情。“燕去鹃归,徘徊京国,吟罢头须白”则进一步展现了梅村先生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咄哉评苑,钱龚漫数三杰”一句,借对古代评点家钱钟书、龚自珍的提及,表达了对梅村先生在文学评论领域地位的肯定,同时也暗含对当时文坛风气的批评。接下来,“只为名下嫌疑,堂前危惧,误逐征车发”则是对梅村先生因名声而遭逢的困境与恐惧的描述,体现了他为文人尊严与自由所付出的努力。

“吴许原来居太学,那免琼台埋灭”两句,通过对比吴、许两位学者与梅村先生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梅村先生才华被埋没的惋惜之情。“死见真心,从前宫阙,戒勿书毫发”则强调了梅村先生至死不渝的忠诚与坚守,以及对历史真相的尊重与保护。

最后,“诗人之墓,至今寒映松月”以景结情,将梅村先生的墓地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既是对他的哀思,也是对其精神永存的寄托。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逝者的缅怀,也有对历史的反思,体现了张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33)

张夏(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仁宗天圣七年(一○二九),为太常博士(《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六之二二)。次年,迁开封府推官(同上书选举一九之九)。景祐元年(一○三四),以都官员外郎知泗州,寻迁司封员外郎提点京西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四)。旋以工部郎中出使浙江(《宋史》卷九七《河渠志》七)

  • 字:伯起(《四朝闻见录》甲集《张司封庙》)

相关古诗词

千秋岁(其一)旅怀

出为小草。处士名原好。乐志论,陈情表。

佣书来海曲,糊口吾贻笑。

两负也,泥涂绛甲谁询老。世事凭颠倒。

胜算谁先到。逃不出,乾坤小。

菰川租屋处,门外秧青了。

归去日,田家种植从头考。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千秋岁(其二)旅怀

石榴萱草。占住年光好。早茉莉,香庭表。

中泠泉试汲,阳羡茶添笑。

江岸远,踏穿海岳襄阳老。返景楼台倒。

恍惚龙宫到。流不去,金焦小。

清凉开法界,花雨霏微了。

闲半日,鹤林欲订濂溪考。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金缕曲.读史

强弱无常势。是何人、发皇三户,催枯二世。

世将威名归羽父,破釜沉船意气。

过钜鹿、咸阳危矣。

掘冢烧宫拚太莽,为先王、报雪春秋义。

恁年少,惊天地。渡江到此三年耳。

笑当年、四君五国,扣关而已。

置酒鸿门双剑舞,还保鲁兄沛弟。

号霸主、彭城真帝。

垓下天亡非战罪,剩美人、骏马英雄泪。

破成败,史还纪。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望江南

盆中景,尺幅小林泉。

径寸黄阳逢闰缩,满株金豆隔年悬。石爱米家颠。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