狎虎

蛮郎与虎狎,以手探虎吻。

虎亦抚其手,宛转情昵近。

借问何能然,豢养久无衅。

嗟彼平生交,反面不相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狎虎》,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诗中描绘了蛮郎与虎之间奇特而微妙的关系,通过这一场景,诗人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蛮郎与虎狎”,点明了人物与动物之间的亲密接触,这种非同寻常的互动令人好奇。接着,“以手探虎吻”进一步展示了这种亲近的程度,似乎在挑战人们对于虎这种猛兽的常规认知。虎“抚其手”的反应,则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温柔,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与亲密感。

“宛转情昵近”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这种情感的细腻与亲近,仿佛人与虎之间建立了一种超越物种界限的深厚情感联系。然而,诗人的笔锋一转,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借问何能然,豢养久无衅。”这句诗暗示了这种和谐状态的可能原因——长期的驯养和相处,消除了彼此间的敌意与戒备。

最后两句“嗟彼平生交,反面不相认”,则将视角转向了人类社会中的交往。诗人通过对比人与虎之间的和谐关系,反思了人类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在人类社会中,看似亲密的朋友也可能在关键时刻背叛或不相认,这与人与虎之间建立的深厚情感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发了读者对于人际关系本质的深入思考。

整体而言,《狎虎》不仅是一首描绘人与动物之间独特关系的诗歌,更蕴含了对人类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与反思,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送林宗敬

阊阖门开日初晓,紫殿彤楼彩云表。

曲江花簇东风春,燕支雪瓣玉精神。

跃马看花花共笑,袍剪宫罗花压帽。

锡宴琼林绣幄张,翠舞珠歌斗艳阳。

鲸吸黄封三百瓮,沈酣不忘天恩重。

聚首皆言图报难,微瑕纤类汗人颜。

更敕锦衣还故国,傍人争认登瀛客。

五色新裁莱子衣,捧觞调膳舞春晖。

舞罢还将旧书读,鞭霆驾风追往躅。

归朝溥作王家霖,大慰四海苍生心。

形式: 古风

送人知沂洲

桂阳别驾来沂阳,两地民心俱不忘。

桂阳之民思借寇,封章万里达明光。

沂阳之民曰不可,何人肯弃父母傍。

琅琊山高沂水远,父母之德不可忘。

苦留使车不得去,桂阳空自咏甘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杨妃菊

秋庭何事有璚姬,前身半是三郎妃。

风流阵里风流尽,山鬼断送来陶篱。

锦绷胡雏不可料,悔心独对陶翁笑。

悠然写入归来辞,有谁更和清平调。

形式: 古风

和邢修撰逊之

老瓮浮醅半犹冻,饮怀便欲吞云梦。

故人可奈公府忙,杯盘且与山僧共。

太郎小郎俱能诗,惹我翩然高兴动。

气含蔬笋汤惠休,语带烟霞李供奉。

充厨幸赐四方珍,买炭便□三月俸。

酒□巳命阿宣温,盘重须教阿舒捧。

家人窃笑惊且疑,今朝也作弥陀供。

谁识诗僧作俗流,十年道谊交情重。

参寥不负六一知,佛印偏同老坡閧。

数杵钟声催客归,踏雪长安马蹄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