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驾部游慧山题秋声小阁

辋川居士共襟期,小阁登攀欲暮时。

山色可淹今日酒,秋声还忆去年诗。

閒云竹扫无留影,老树藤缠不剩枝。

景物渐随人事谢,隔窗幽鸟未曾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郑坤所作,名为《同王驾部游慧山题秋声小阁》。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慧山之巅游览的情景,通过对山色、秋声、闲云、老树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思。

首联“辋川居士共襟期,小阁登攀欲暮时”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攀登小阁,时间正值傍晚,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几分寂寥的氛围。颔联“山色可淹今日酒,秋声还忆去年诗”运用拟人手法,将山色与秋声赋予情感,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回忆往昔美好时光的心境。颈联“閒云竹扫无留影,老树藤缠不剩枝”通过描绘云彩掠过竹林不留痕迹,老树被藤蔓缠绕枝叶稀疏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迭、万物凋零的景象,暗含着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尾联“景物渐随人事谢,隔窗幽鸟未曾知”则以景物的变迁暗示人生的无常,即使窗外的幽鸟未曾察觉,也难以阻挡岁月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秋日山林的景色,通过景物的变化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

郑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韬光庵

浮岚空翠昼氤氲,谷静人声寂不闻。

处处引泉遥接竹,重重蹑石上千云。

山将秋色晴偏好,海与江光远不分。

欲对老僧谈半偈,林间不觉又斜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雨中游茅山

碧殿阴阴倚翠微,春寒云薄雨霏霏。

桃花石上开俱白,燕子山中湿不飞。

入户青岚沾客鬓,有时香雾见仙衣。

尘颜未受还丹诀,玉阙瑶台何所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坐涧石

石榻苔茵倚翠岑,临流坐久落花深。

水涵远岫千层影,风送轻云一片阴。

狎鸟窥人如欲语,幽萝对我共无心。

谁云海上蓬瀛隔,咫尺尊前便可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题东坞别业

槎江一曲水云多,竹坞荆扉拥碧莎。

树挂罗浮烟外月,桥横沧海晚来波。

芳亭雨歇閒鸥鹭,别沼秋深老芰荷。

我向江山遥骋望,飞鸿近日少轻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