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和李御史韵

夜深烽火东城鼓,步绝金莲春笋泥。

千载王风天转北,六朝文物日沈西。

江浮汉地淮山小,鸟没吴云宫树低。

独足不回鳷鹊去,云台今此让乌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凤凰台的景象与历史变迁,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自然之美。首联“夜深烽火东城鼓,步绝金莲春笋泥”以夜色中的烽火与东城的鼓声开篇,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时间的流逝感。接着,“步绝金莲春笋泥”一句,通过步履的绝迹与春笋的泥泞,暗示了往昔繁华的消逝与时间的无情。

颔联“千载王风天转北,六朝文物日沈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的沧桑感。千载以来的帝王之风在北方流转,而六朝的文物则在西方日渐衰落,表达了对历史更迭与文明兴衰的感慨。

颈联“江浮汉地淮山小,鸟没吴云宫树低”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长江在汉地蜿蜒,淮山显得渺小,天空中飞鸟消失在吴云与宫树之间,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暗含了历史的深远与广阔。

尾联“独足不回鳷鹊去,云台今此让乌栖”以鳷鹊(传说中的神兽)不再回返,云台(古代观星台)让位给乌鸦栖息,象征着历史的终结与新生的开始,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去辉煌不再的哀叹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凤凰台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历史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洞察,以及对过往辉煌与未来希望的交织情感。

收录诗词(12)

郑守仁(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著道士服,长游京师,寓崇真宫,斋居万松间,一夕大雪填门,僵卧读书,不改其乐。京师号为独冷先生。顺帝至正间出主白鹤观。善诗。有《蒙泉集》

  • 号:蒙泉
  • 籍贯:台州黄岩

相关古诗词

和吴大宗师九日迎驾龙虎台韵

深秋黄道翠华开,辇路清光被草莱。

一地行宫成玉陛,九天明月照金台。

班趋文武红云合,乐奏箫韶彩凤来。

至正明仁希历代,词臣乐颂太平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任生之松江从学

尔翁与我同兄弟,乃父论交亦友生。

愧我江湖空老大,喜君头角又峥嵘。

早看器识如刘晏,还拟文章似祢衡。

春雪一篷波万顷,柳条青眼总离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上京怀张外史

两冬为客住龙沙,长忆西湖处士家。

昨夜不知身万里,短窗明月梦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和沈自诚孤雁韵

海国风高失蓟云,声声哀怨不堪闻。

自怜片影荒城月,肯为饥寒向别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