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轩移得清风枝,知君公退来忘机。
山禽自识主人惯,客到有时惊不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和谐的画面。"小轩移得清风枝",诗人将竹子移植到小轩之中,不仅带来了自然的气息,也暗示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追求。"知君公退来忘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公务之余能来到此地,放下繁琐的心机,享受这份宁静的欣赏。
"山禽自识主人惯",进一步描绘了竹轩环境的幽静,连山中的鸟儿都熟悉了诗人的存在,不再因陌生的访客而惊飞,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客到有时惊不飞",以山禽的反应侧面烘托出主人的平易近人和竹轩的宁静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
不详
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每看春榜独嗟咨,蹭蹬尘埃已十期。
韩老有知应笑我,归时无计只痴儿。
小槛栽培得此君,绿阴疏韵似相亲。
从来风月为三友,吟社新添客一人。
此心为地把书耕,若问生涯指六经。
欲语世人真富贵,胸中珠玉又无形。
已成春雪不成寒,曷救冬旸土暵干。
遇闰直令花再勒,出关谁与柳同弹。
归驮万骑翻红草,旧水无垠没锦湍。
回伫小楼伤远目,西山如泪落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