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总兵出师

天王出震四海清,熙熙田里皆安生。

越裳肃慎供职贡,凫鹥既醉歌太平。

蠢兹密人太不恭,敢与大邦相抗衡。

封豕长蛇肆凭陵,烽烟忽起边尘惊。

君王赫怒奋戈起,召集貔貅百万兵。

元老壮猷有方叔,命汝秉钺行西征。

绝漠朝策嫖姚骑,留屯夜警亚夫营。

秋风凄凄塞草委,阵云黯黯边月明。

横飞一剑气冲斗,玉关万里扬天声。

沙场一战靖四海,直取呼韩三百城。

欃枪扫尽无妖氛,勒功燕然回帝京。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送总兵出师》是明代诗人章懋的作品,描绘了皇帝派遣大军出征的情景,展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和胜利后的荣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壮观。

首句“天王出震四海清”,以“天王”象征皇帝,用“出震”表示皇帝的行动,暗示了皇帝的决策对国家的安定有着深远的影响。“四海清”则表达了国家的统一与和平。接着,“熙熙田里皆安生”描绘了百姓在和平时期的安居乐业景象,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战争与和平的不同面貌。

“越裳肃慎供职贡,凫鹥既醉歌太平”两句,通过“越裳”、“肃慎”等古代少数民族向中原王朝进贡的场景,以及“凫鹥”(水鸟)在太平盛世的欢歌,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强盛与和谐。

然而,好景不长,诗中突然转折,描述了“蠢兹密人太不恭,敢与大邦相抗衡”的情况,暗示了边境的危机。随后,皇帝“赫怒奋戈起”,号召大军出征,展现了帝王的威严与决心。

接下来的几句,详细描绘了军队的动员与部署,从“召集貔貅百万兵”到“命汝秉钺行西征”,再到“绝漠朝策嫖姚骑,留屯夜警亚夫营”,展现了军队的规模与组织能力。通过“秋风凄凄塞草委,阵云黯黯边月明”等描写,营造了战场的紧张氛围。

“横飞一剑气冲斗,玉关万里扬天声”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场上英雄的英勇与胜利的辉煌,剑气冲天,声威远播。最后,“沙场一战靖四海,直取呼韩三百城”总结了战争的结果,不仅平定了边境的威胁,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欃枪扫尽无妖氛,勒功燕然回帝京”两句,表达了战争的彻底胜利和对胜利者的纪念,暗示了胜利者将带着荣誉回到京城,留下丰功伟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宏大与激烈,同时也表达了对胜利者的赞美和对和平的向往。

收录诗词(95)

章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谷滨遗老。成化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以谏元夕张灯被杖,贬南京大理左评事,历福建佥事。考满求致仕。家居以读书讲学为事,称“枫山先生”。弘治十六年起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二年引疾归。世宗即位,进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谥文懿。有《枫山语录》、《枫山集》

  • 字:德懋
  • 号:闇然子
  • 籍贯:金华府兰溪
  • 生卒年:1437—1522

相关古诗词

观斗雀

绿槐庭院日初晓,群雀啾啾斗林杪。

奋身不入鸿鹄群,争飞聚噪心何小。

巢林聊用一枝安,阶除粒食充朝餐。

尔形甚?欲易盈,群居何事兴争端。

世人有欲恒不足,争名夺利相追逐。

吁嗟微物何足论,可怜无角能穿屋。

形式: 古风

送太宰杨碧川致仕

位正元僚统百官,宠承优诏故乡还。

文章旧价留东阁,猿鹤新盟在北山。

疏傅黄金因客散,裴公绿野与云閒。

衰迟苦被樊笼系,怅望冥鸿独厚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金侍郎泽考绩

东风一棹发新河,祖道那堪赋绿波。

白发交游嗟我老,青云勋业羡君多。

辞荣未许归盘谷,奏绩仍催上玉坡。

圣主若询边塞事,好将干羽化兵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郑尚书

一鸿天外去冥冥,峻节孤风耸在庭。

投笏远辞丹凤阙,棹舟閒过白鸥汀。

午桥事往名犹在,昼锦诗传德愈馨。

愧我欲归归未得,金华山色梦中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