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夏月游横冈憩于盘古石上赋柬袁从善康子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超凡的夏日景象。首句“盘古坛前万木阴”点出了地点,暗示了古老与神秘的氛围,万木阴森,犹如盘古开天辟地之初的宏大气象。接下来的“松花满地昼沉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松花飘落,白日也显得格外宁静。
“石床苔藓侵书润,古屋藤萝隐幔深”两句细致描绘了石床和古屋的景象,石床被苔藓浸润,显得古朴而湿润,藤萝攀附在古屋之上,如幔帐般遮掩,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诗人身处其中,仿佛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
“出洞看云思解佩,临流待月听鸣琴”这两句通过动作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看云起云落,似有仙人解下佩饰的意象,而临水听琴,则是借月夜的静谧享受音乐的悠扬。
最后,“红尘十里惭来往,亦拟移家近竹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竹林生活的向往,希望能远离尘世的喧嚣,过上更加宁静淡泊的生活。整首诗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的志趣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