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咏二首(其一)领边绣

纤手制新奇,刺作可怜仪。

萦丝飞凤子,结缕坐花儿。

不声如动吹,无风自袅枝。

丽色傥未歇,聊承云鬓垂。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段诗歌描绘了一位女子精心地进行刺绣,展现了她对待手艺的认真态度和高超技艺。"纤手制新奇"表明女子用她的细腻双手创作出令人惊叹的绣品;"刺作可怜仪"则强调了作品之美丽,甚至令人产生同情之心,因为这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美,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接下来的两句"萦丝飞凤子,结缕坐花儿"通过绣品中飞舞的凤凰和盛开的花朵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刺绣艺术中的生机与活力。"不声如动吹,无风自袅枝"则描写了一种超自然的境界,仿佛没有任何声音或风,却能使绣品中之物似乎在轻轻摇曳、生长。

最后两句"丽色傥未歇,聊承云鬓垂"表达了对这份美丽的赞叹和保留。女子将这种美丽暂时地固定下来,以便于日后回味和欣赏。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这份艺术创作的珍视,以及希望能够让它长久流传。

整体来说,这段诗不仅是对刺绣技艺的一种赞美,也是对女子精湛工艺和审美情趣的一种颂扬。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女子的刺绣技能往往被视为贤妻良母的重要品质之一,而这首诗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探讨了艺术创作与个人情感之间的深刻联系。

收录诗词(273)

沈约(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 字:休文
  •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 生卒年:441~513年

相关古诗词

三日侍凤光殿曲水宴应制诗

光迟蕙亩,气婉椒台。皇心爱矣,帝曰游哉。

玉鸾徐骛,翠凤轻回。别殿广临,离宫洞启。

川只奉寿,河宗相礼。清洛渐筵,长伊流陛。

洄荡嘉羞,摇漾芳醴。轻歌易绕,弱舞难持。

素云留管,玄鹤停丝。引思为岁,岁亦阳止。

叨服贲身,身亦昌止。徒勤丹漆,终愧文梓。

形式: 四言诗

三日侍林光殿曲水宴应制诗

宴镐锵玉銮,游汾举仙軷。

荣光泛彩旄,修风动芝盖。

淑气婉登晨,天行耸云旆。

帐殿临春御,帷宫绕芳荟。

渐席周羽觞,分墀引回濑。

穆穆玄化升,济济皇阶泰。

将御遗风轸,远侍瑶台会。

形式: 古风

三月三日率尔成章诗

丽日属元巳,年芳具在斯。

开花已匝树,流莺复满枝。

洛阳繁华子,长安轻薄儿。

东出千金堰,西临雁鹜陂。

游丝映空转,高杨拂地垂。

绿帻文照耀,紫燕光陆离。

清晨戏伊水,薄暮宿兰池。

象筵鸣宝瑟,金瓶泛羽卮。

宁忆春蚕起,日暮桑欲萎。

长袂屡已拂,彫胡方自炊。

爱而不可见,宿昔减容仪。

且当忘情去,叹息独何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三妇艳

大妇拂玉匣,中妇结罗帷。

小妇独无事,对镜画蛾眉。

良人且安卧,夜长方自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