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景的独到见解。首句“鸟道驱驰亦壮哉”,以鸟道比喻书法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与壮志,展现出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接着,“都缘草圣结灵胎”一句,点明了草书作为书法的一种独特形式,其背后蕴含着艺术家的灵性与才华。
“常馀剑阁苍烟在,不染巫山媚骨来”两句,运用了剑阁与巫山两个自然景观的典故,象征着书法作品中所蕴含的坚韧与高洁,以及不受世俗媚态影响的独立精神。通过“苍烟”与“媚骨”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内在品质的推崇。
“蕉叶濡毫仍古法,榴皮画壁本仙才”则进一步阐述了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蕉叶濡毫,指用蕉叶作为书写材料,体现了古代书法艺术的传统技法;榴皮画壁,则暗示了将书法融入绘画,展现了一种融合多种艺术形式的创新精神。
最后,“故园三径应无恙,待尔重将铁限开”表达了诗人对回归故园的期待,同时也寄寓了对再次展示书法艺术才华的渴望。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也蕴含了对自然美和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