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竹杖寄苏内翰

一寻方直剪湘烟,欲寄先愁见赏难。

指佞扶危两堪试,惟凭不作瘦藤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我在寻找那笔直如削的湘江边的柳枝,想要借它寄托我的忧思,却担心难以得到欣赏。
这柳枝既能指斥奸佞又能扶持危难,两者皆可考验,只希望人们不要只看到它的枯瘦形态。

注释

寻:寻找。
方直:笔直。
湘烟:湘江边的柳树。
见赏:得到欣赏。
指佞:指责奸佞之人。
扶危:扶持危难。
瘦藤:形容枯瘦的柳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咏的《方竹杖寄苏内翰》,通过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一寻方直剪湘烟,欲寄先愁见赏难。"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自己心中的忧虑通过这根直且坚实的竹杖寄托给远方的朋友苏内翰,但这样的情感却难以完全传达。这里的“一寻”指的是竹杖的长度约为一寻(古代长度单位,相当于现代的八尺,即约1.98米),而“剪湘烟”则形象地描绘出竹子间如烟般缭绕的景致。诗人通过这种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指佞扶危两堪试,惟凭不作瘦藤看。" 这两句则是诗人在观察竹杖时的细腻描绘。“指佞”意味着用手指轻抚竹杖的表面,“扶危”则形象地表现了竹子的坚韧和挺拔。而“两堪试”可能是指竹节间的距离,通过这种细节的观察,诗人在寻找最适合作为礼物的竹子。最后,“惟凭不作瘦藤看”表达了诗人的挑剔眼光,只有那些最为完美无瑕的竹子才足以成为馈赠之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深切表达,展现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收录诗词(156)

张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门行

茫茫六合生万灵,周公孔子留贤名。

伊余志尚未著调,秋风拔剑东门行。

金龟典酒知是谁,逢君使我抬双眉。

眼前万事不足问,要须醉倒高阳池。

形式: 古风

白驹谣别乔随

白驹如龙兮逶而迤,红缰未绊兮天之涯。

秋风万里思乡时,伤离群兮嘶复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再任蜀川感怀

官职过身鬓已衰,傍人应讶退休迟。

从来蜀地称难制,此是君恩岂合违。

兵火因由难即问,郡城牢落不胜悲。

无烦苦意思诸葛,只可颁条使众知。

形式: 七言律诗

师凤谣

我闻丹山之凤非有八翼四足兮,又何羽毛之称奇?

盖仁于不杀,义于知时。

既信厚于动止,而淳音其用稀。

是以众鸟乐而从之。

吾疾夫世之小人兮,曾不知仁义之所为。

故卷耳蹙颈背而疾走兮,吾凤之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