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凤所作,名为《哭馀之张教授》。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人的深切哀思和怀念。
“吾怜张仲蔚,青草少人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已逝世的张教授(张仲蔚)的哀悼之情,环境的描绘——“青草”、“少人行”——营造出一种凄清和孤寂的氛围。
“晓帐萤犹湿,空山鹤自惊。”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哀伤之情。晨曦中的露水尚未干涸,而山中偶尔传来的鹤鸣声,更增添了一份孤寂与惊恐。
“徒馀八斗望,谁筑五言城。”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朋友离去的无奈和困惑。在这里,“八斗”可能象征着有限的才华或能力,而“五言城”则是文学创作的比喻。诗人似乎在问,自己能否像建造一座用五言绝句构成的诗歌之城来纪念逝者。
“莽莽孤村外,王孙挂剑情。”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意境。这里的“王孙”可能是对张教授的一种尊称或比喻,而“挂剑”则象征着一种英勇或决心。整体上,这两句传达出诗人对于逝者的怀念,以及自己想要超脱红尘、保有一份清高之志。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哀思与对故人的不舍。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和个人理想的一种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