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堰滩

为爱溪流箭样湍,戏抛乱石障清澜。

忽如亚父撞玉斗,又似仲尼鸣象环。

整北移南教尽怒,从朝至午不知还。

便饶滟滪三巴峡,也当龙门八节滩。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因爱溪水如箭般湍急,随意投掷乱石激起层层波澜。
忽然像范增猛撞玉杯,又仿佛孔子敲响象牙环。
指挥船只南北穿梭,激起的怒涛连绵不断,从早到午都不知疲倦。
即使有滟滪堆和三巴峡的险阻,也比不上龙门的八节滩那般惊险。

注释

湍:形容水流急促。
障:阻挡,这里指激起波澜。
亚父:范增,项羽的谋士。
玉斗:古代饮酒器,此处比喻激流。
仲尼:孔子的别称。
鸣象环:象环,古代乐器,此处比喻敲击声。
教尽怒:形容水流汹涌,如同教导船工如何应对怒涛。
滟滪:长江中的礁石,险滩。
三巴峡:古代地名,长江上的险要地段。
龙门八节滩:黄河上的著名险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为爱溪流箭样湍,戏抛乱石障清澜。”这里,诗人以“箭样湍”形容溪水的迅猛与力量,仿佛在展示着生命力之强大。而“戏抛乱石障清澜”则是对人与自然之间游戏般关系的描绘,显示出诗人对于这场景的喜悦和融入其中的情怀。

“忽如亚父撞玉斗,又似仲尼鸣象环。”这里引用了古代名人的比喻,“亚父”指的是古代能工巧匠之首的鲁班,用他的名字来形容手艺高超的人;而“仲尼”则是孔子的尊称,意指其智慧和教诲如同鸣响的象环,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诗人通过这些比喻强调了溪水之美丽与生命力的伟大。

“整北移南教尽怒,从朝至午不知还。”这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和情感的变化,诗人沉浸在这片刻间,甚至忘却了时间的流转和自己的归途。这里也可解作诗人的内心世界,在面对自然美景时,那份激动与感慨至深,超越了平日的教条与束缚。

“便饶滟滪三巴峡,也当龙门八节滩。”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这溪流之美的极致赞叹,通过对其他著名景点的提及,来强调眼前溪水之美,不输于那些闻名遐迩的风景。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情感深刻体验与感悟,是一篇融合了个人情怀与大自然美妙境界的杰作。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南溪暮立

溪影明霞新月底,水声乱石嫩沙间。

欲归小为鱼儿住,更看跳波玉一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城上野步用辘轳体

寒劲无遗暖,晴行失老怀。

叶飞枫骨立,萍尽沼奁开。

路好仍回首,泥残敢放鞋。

登临不须尽,留眼要重来。

形式: 五言律诗

将至地黄滩

未到地黄滩,十里先闻声。

樯竿已震掉,未敢与渠争。

舟人各整篙,有如大敌临。

搴篷试一望,溅雪纷淙琤。

乃是水硙港,为滩作先鸣。

真滩定若何,老夫虚作惊。

形式: 古风

尝荼?酒

月中露下摘荼糜,泻酒银瓶花倒垂。

若要花香薰酒骨,莫教玉醴湿琼肌。

一杯堕我无何有,百罚知君亦不辞。

敕赐深之能几许,野人时复一中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