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

五风十雨亦为褒,薄夜焚香沾御袍。

当知雨亦愁抽税,笑语江南申渐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翻译

风调雨顺本是上苍的褒奖,可如今难得一见哪!每到夜晚,皇帝都要焚香祷告,祈求风凋雨顺,香烟阵阵沾染着龙袍。
皇上您也应当知道,雨不下来,是雨也害怕而今的捐税呀!当年的申渐高不就笑着这样给他的主子解释过这种现象吗?

注释

都城:京城,指北京。
渴雨:干旱无雨。
摊税:摊派税赋。
五风十雨:五日一风,十日一雨,指风调雨顺。
汉代阴阳家以为“五日一风,十日一雨”,是太平的征象。
褒:赞美言词。
薄夜:傍晚;夜初。
薄:迫近。
御袍:皇帝的龙袍。

鉴赏

这首诗以"五风十雨"开篇,描绘了频繁的降雨,然而在都城中,即使是这样的丰沛雨水也被赋予了一层忧虑的色彩,因为人们担心这会加重税收负担。诗人通过"薄夜焚香沾御袍"这一细节,暗示了官员们在夜晚还在为税收问题而焦虑,连皇帝的衣物上似乎也沾染了这份忧虑。

接着,诗人以"雨亦愁抽税"直接表达了雨的愁绪,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最后,"笑语江南申渐高"则转而提到江南地区,可能意味着那里相对较为宽松的税收政策,与京城的困境形成对比,暗含对江南税制的羡慕和对都城苛税的讽刺。

整首诗寓言性强,以雨为载体,揭示了当时社会税收繁重给人民带来的困扰,以及人们对更公正税制的期盼,体现了汤显祖敏锐的社会观察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54)

汤显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若士、。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字:义仍
  • 号:海若
  • 籍贯:清远道
  • 生卒年:1550—1616

相关古诗词

皂罗袍

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形式:

同友人游黄山

冒雨穿山羡未曾,息肩无寺寺无僧。

宽围白浪身千叶,峭入青天手一藤。

龙吼药炉舂急杵,猿调茶鼎煮孤灯。

与君伸脚量峰碛,踏着云光不记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磻溪歌

短杆长线守磻溪,这个机关那个知。

只钓当朝君与相,何尝意在水中鱼。

形式: 古风

赠别傅生

一呷春醪万里情,断肠芳草断肠莺。

愿将双泪啼为雨,明日留君不出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