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质夫赴宁远知县

万里番禺自汉通,乘槎有客气如虹。

地分铜柱风烟外,山涌璚台雪浪中。

帝子旌旗何处问,黎人衣服与时同。

兴来好和苏公语,又度西南月半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贝琼的《送朱质夫赴宁远知县》描绘了番禺自古以来与汉地相通的景象,以浪漫的想象赞美了友人朱质夫此行的壮志。首句“万里番禺自汉通”展现了地域的辽阔与历史的悠久,暗示了朱质夫此去的使命重大。次句“乘槎有客气如虹”借用神话中的乘槎上天的典故,形容朱质夫此行气概非凡,如同彩虹般绚丽。

第三句“地分铜柱风烟外”中的“铜柱”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地标,表示朱质夫将前往偏远之地,风烟迷茫,充满未知。第四句“山涌璚台雪浪中”则以瑰丽的自然景观烘托出宁远知县位置的险峻,犹如雪浪中的琼台,富有诗意。

“帝子旌旗何处问”暗指朱质夫此行肩负朝廷使命,而“黎人衣服与时同”则表达了对当地百姓生活的关怀,希望他们能与时代同步发展。最后两句“兴来好和苏公语,又度西南月半弓”,诗人以苏轼的风格寄寓祝愿,希望朱质夫在远方也能保持诗酒风雅,如同满弓之月,意蕴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地理描绘、神话传说和人文关怀相结合,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边疆治理的期待,是一首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送别诗。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张思广九月韵时王景行有约阻雨不赴

秋藕无花寄断丝,拒霜犹学汉宫姿。

锦袍江令还家早,白发秋娘对客悲。

剩水残山留胜槩,酸风苦雨失幽期。

未惭寂寞陶彭泽,更把黄花尽一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巳卯清明日偕马新仲李守中刘志远游聚宝山过泐季潭长老三塔院饮于志远赋诗

城南看花花正开,清明微雨洒尘埃。

路从周处台前过,山转曹彬庙下来。

堕地游丝轻复起,近人娇燕去仍回。

高歌击节狂欢赏,共尽生春酒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殳山隐居夏日

病客从教懒出村,两山一月雨昏昏。

野花作雪都辞树,溪水如云忽到门。

无复元戎喧鼓吹,试从田父牧鸡豚。

来青处士时相过,犹是平原旧子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冬夜(其一)

月斜窗户白,不寝夜何长。

避乱多空室,偷生且异方。

安巢无燕雀,竞肉有豺狼。

脉脉如葵藿,倾心待太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