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校书生孙

四海声名陈太丘,元方有子复何忧。

他年羔雁成群至,不独丹青诧豫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陈太丘的名声响彻四海,元方有了儿子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将来会有成群的羔雁归来,不再只是书画能让人惊叹于豫州。

注释

四海:指全国各地,形容名声广传。
陈太丘:古代名人,以其德行著称。
元方:陈太丘的儿子,以贤良知名。
何忧:表示无需担忧。
他年:未来某时。
羔雁: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
成群至:形容大量出现。
丹青:绘画艺术,这里代指书画。
诧豫州:使豫州(地名)感到惊讶,形容影响力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宰的作品,名为《和陈校书生孙》。从这四句话可以看出,诗人是在赞美陈太丘(即北宋时期的名士陈师道)的声誉,并借此表达自己对友人的关心。

“四海声名陈太丘”,直接点出了陈太丘在当时社会上的知名度,他的名字如雷贯耳,响彻四海。这里的“四海”象征着广泛和远近皆知,显示了陈太丘影响力之大。

“元方有子复何忧”,诗人提到陈太丘有子嗣,这是传统文化中家族延续的重要标志,也意味着个人事业的成功。这里的“元方”指的是元方先生,即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洵,他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与陈师道齐名,因此诗人以此来表达对陈太丘后继有人,家族繁荣无忧的祝福。

“他年羔雁成群至”,则描绘了未来的美好景象。羔雁,即仙鹤,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在这里,它们成群结队地到来预示着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才如群鹤齐聚,共同庆祝这份繁荣。

“不独丹青诧豫州”,此句进一步强调了陈太丘的声望非同小可,不仅限于丹青(指书画艺术)或豫州一地,而是普及各处。这里的“诧”字有赞美之意,表明诗人对陈太丘在文化艺术上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整首诗通过赞扬陈太丘的事业成就和家族后继有人,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同侪间互相鼓励与祝福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535)

刘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陈校书祈雨有应

一念忧民敢惮烦,肩舆得得款祠坛。

莫嫌勺水能多少,自是壶中世界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其三)

鶗鴂潜消百草芳,清芬散逐楚风扬。

洛阳姚魏空增价,愧死嵓隈有国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其二)

结根嵓谷谢群芳,多谢光风为发扬。

骚客毋烦赋纫佩,省郎行矣趣含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其一)

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

平易堂中无个事,一枝相对吐清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