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光好》由明代诗人陈士鹄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都市街巷间别具风情的画面。
首句“何处秋光好”,以疑问的形式引出主题,暗示了诗人对秋色的喜爱与探寻。接着,“秋光在狭斜”点明了地点,将读者带入到繁华都市的一角,感受秋日特有的韵味。
“碧添螺上黛,黄入鬓边花”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叶的色彩变化。碧绿与深黛交织,仿佛螺壳上的纹路,而黄色则融入了鬓边的花朵之中,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色彩层次和自然之美。
“蓄意缠头锦,轻寒系臂纱”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氛围。缠头锦象征着精心打扮,轻寒则暗示了秋季的凉爽,纱衣轻轻系于手臂,既保暖又不失风雅。
最后,“江州何必怨,任尔听琵琶”一句,借用了唐代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身处江州这样的地方,也不必哀怨,因为音乐可以带来心灵的慰藉和愉悦。
整体而言,《秋光好》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秋日都市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