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其三)

月林爱山日,竹杖青鞋俱。

而今碧油合,见山当绪馀。

瘴疠霜雪后,桃李春风徒。

吾方友造物,虐焰空焚如。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喜爱夜晚的月光和山色,手持竹杖,脚踏青鞋漫步其中。
如今山色与碧绿的油菜花相映成趣,观赏之余,心中思绪万千。
经历了瘴疠和霜雪之后,春天的桃花李花也只是徒有其表。
我正与大自然为友,面对肆虐的火焰,如同无所畏惧。

注释

月林:夜晚的月光和树林。
竹杖:竹制的手杖。
青鞋:青色的鞋子。
碧油:碧绿的油菜花。
绪馀:思绪万千。
瘴疠:热带或山区的疾病。
霜雪:寒冷天气下的霜和雪。
桃李春风:春天的桃花和李花。
徒:徒然,无果。
友造物:与大自然为友。
虐焰:肆虐的火焰。
空焚如:仿佛无所畏惧地燃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的作品,题为《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其三)》。诗中,诗人以月林、山日、竹杖和青鞋为意象,描绘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与亲近。"月林爱山日"表达了对山林美景的钟爱,"竹杖青鞋俱"则体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生活态度。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现实的感慨。"而今碧油合,见山当绪馀"暗示了诗人可能身处官场或旅途之中,面对官场的繁复,他只能在见到山景时稍作停留,回味往昔的宁静。"瘴疠霜雪后,桃李春风徒"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艰辛,即使春天来临,桃李盛开,但在疾病和严寒之后,这些美景似乎并无实际意义。

最后两句"吾方友造物,虐焰空焚如"表达了诗人对造物主的敬畏,同时也流露出对世间苦难的无奈,仿佛自然的力量如同烈火般无情焚烧,令人感到无能为力。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人生观。

收录诗词(278)

释宝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其二)

云山最佳处,猿鸟无缺供。

人影堕清镜,花气来晴峰。

苔藓上佛壁,兔丝蔓寒松。

何年发天閟,当在浩劫中。

形式: 古风

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其一)

是身犹孤云,梦入岩下寺。

天如护苍江,山故插厚地。

一舟巫峡来,八月新雨霁。

烟鬟十二外,野花或垂髻。

形式: 古风

夜过鉴湖用前韵书所见

湖光晚作镜样平,寂无人声唯橹声。

群峰倒影不可辨,新月半钩如许情。

断蓬散作凫雁过,渔火静入江天明。

移舟快得一枕睡,梦有河神来送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奉川道中四绝(其一)

千峰万峰云意动,十里五里溪声喧。

人在昏沉黑甜里,屋山乌鹊两无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