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赵孟頫所作的《继郑鹏南书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之情。
首句“岂不怀归苦未闲”,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但又因公务繁忙而难以抽身归乡的矛盾心情。接着,“宦情羁思不成欢”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无奈,即使身处官场,也无法从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感。
“可能治郡如龚遂,只合临流似幼安”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官职与能力的反思。龚遂和辛弃疾(字幼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官员,龚遂以仁政著称,辛弃疾则以豪放的词风闻名。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像龚遂一样施行仁政,或像辛弃疾一样在官场上有所作为的愿望,但最终只能选择像辛弃疾那样临水自省,反思自己的官场生活。
“棋局懒从先处着,医方留取用时看”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不愿先于他人开始棋局,暗示了他对官场竞争的反感;同时,他将医方留待需要时再查看,既体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也蕴含了对自我修养的重视。
最后,“夜来梦到苕溪上,一枕清风五月寒”两句,以梦境结束全诗。诗人梦见自己回到了家乡苕溪,那里有清风拂面,虽是五月,却依然感到一丝凉意。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也寄托了他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