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末宋初的词人张泌所作,名为《浣溪沙(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遥远仙境向往与现实隔离感慨的诗句。
"独立寒阶望月华":开篇即以一种孤独和清冷的氛围开始,"独立"意味着词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独立地站在寒冷的台阶上,抬头仰望那轮洁白如洗、映照出细腻光华的明月。这里的"望月"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寄寓了诗人心中的某种情愫和向往。
"露浓香泛小庭花":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小园景象。夜晚,露水滋润,每一朵小庭花都沐浴在露珠的清甜之中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
"绣屏愁背一灯斜":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入室内,"绣屏"指的是装饰华丽的屏风,而"愁背"则透露出诗人的心情并不如表面上的宁静那么简单。屏风背后,或许是词人独处时的心事重重,或者是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而"一灯斜"形象,则让人联想到夜深人静之际,一盏孤灯在墙上投下斜倚的影子,这光线似乎也带着诗人的忧愁。
"云雨自从分散后,人间无路到仙家":这两句则表达了词人对于世俗与仙境之间距离感的深刻体悟。"云雨自从分散后",可能是指某种美好事物或理想状态一去不复返;而"人间无路到仙家"则明确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达到理想世界的无奈和悲哀。
"但凭魂梦访天涯":最后,词人似乎找到了一个精神上的慰藉,即便不能真正踏上去往仙境的路,但至少可以在梦中,在心灵深处,去探寻那遥远而美好的世界。这句话不仅是对理想追求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诗人内心对于现实无奈的超越。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月夜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仙境向往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以及对于世俗束缚与理想距离的无奈。同时,它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追求不懈以及精神上的超越和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