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已故女性的墓地的哀思与感慨。诗人通过描述墓地的景象和周围环境,以及对逝者生前生活点滴的追忆,展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首句“胜代凌凌数尺坟”,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墓地的规模,虽小却庄重,暗示着墓主人虽已离世,但其影响犹存。接着,“乡人过者亦知尊”一句,表达了墓地在乡邻心中的地位,即使只是小小的坟冢,也受到人们的尊重与纪念。
“祭田喋喋多何在,塳户看看一尚存”两句,通过祭田与塳户(墓穴)的对比,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祭田可能已经荒芜,而墓穴依旧存在,象征着逝者与生者之间的距离,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南海族惟吝展墓,西州甥不避由门”两句,通过家族成员对墓地的不同态度,进一步强调了时间与距离对人的影响。南海族或许因为种种原因不愿前来,而西州甥则不避风雨,亲自前来祭拜,这种对比凸显了对逝者的不同情感与责任。
最后,“可怜世事殊非古,独对青山望白云”两句,表达了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在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时,人们似乎失去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那份宁静与纯粹,只能独自面对青山,遥望白云,寄托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墓地景象的描绘和对逝者生前生活的追忆,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传统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