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乱后渡江感赋

莽秋怀无际,又孤艇,石头城。

看风猎牙旌,霜沈朔吹,萧飒堪惊。鸥群。

乱翻雪羽,掠寒涛、欢舞逐船行。

故国周遭山色,新塘日夜潮声。残兵。剑底抚馀生。

往事感东征。念磊落勋名,循环劫烧,天意难凭。

惊魂。畏闻鼙鼓,任千畴、衰草罢春耕。

极目荒荒波路,一丸海月孤明。

形式:

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是俞陛云在战乱之后渡江时所作,情感深沉,意境苍凉。

开篇“莽秋怀无际”,描绘出秋天的辽阔与无垠,引出诗人内心的思绪无限。接着“又孤艇,石头城”一句,点明地点,石头城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而“孤艇”则暗示了诗人孤独漂泊的状态。

“看风猎牙旌,霜沉朔吹,萧飒堪惊。”描绘出一幅风猎猎、霜沉沉、朔风吹、景色萧瑟的画面,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这里的“牙旌”指的是军旗,暗示了战争的痕迹,而“萧飒堪惊”则表达了对战争残酷的感慨。

“鸥群。乱翻雪羽,掠寒涛、欢舞逐船行。”这一句通过描写鸥鸟在寒涛中翻飞、追逐船只的情景,以动衬静,反衬出环境的冷寂和诗人内心的孤独。

“故国周遭山色,新塘日夜潮声。”山色依旧,潮声不绝,但“故国”已非,表达了对故土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残兵。剑底抚馀生。”残存的士兵在剑下抚慰着余生,既是对战争残酷的描述,也是对战后人民生活的哀叹。

“往事感东征。念磊落勋名,循环劫烧,天意难凭。”追忆往昔的东征,感叹功名与劫难的轮回,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无奈和对天道难测的感慨。

“惊魂。畏闻鼙鼓,任千畴、衰草罢春耕。”面对可能再次响起的战鼓,人们不敢再期待春天的耕种,体现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忧虑。

“极目荒荒波路,一丸海月孤明。”广阔的海面上,只有孤独的海月照亮着荒芜的波浪,象征着希望的渺茫和未来的不确定。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战争、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138)

俞陛云(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白门怀旧

断雁啼霜紧。溯秋风、蹇驴茸帽,萧寒庾信。

衰柳旗亭残酒在,谁与画阑同凭。

且携上、石城诗艇。

打桨六朝山翠里,旧烟波、泻尽珠帘影。

让鸥鹭,眠沙稳。围棋宾客西园盛。

访残碑、盦空宝华,绛云同烬。

欲倩四弦商妇手,弹向秋空月冷。

恐未必、流莺解听。

自分凝妆眉洗黛,晓窗寒、错怨红菱镜。

尽踏遍,蘼芜径。

形式:

浪淘沙(其一)

金匼霭沈檀。佩拥珊珊。玉儿殢酒怯凭阑。

十道犀帘都放下,还病春寒。修竹袖罗单。

粉蠹香残。停桡重问小长干。

一片青荷中妇镜,瘦了文鸾。

形式:

浪淘沙(其二)

花韵嫩晴天。著意争妍。马嘶墙外绿杨烟。

啼鸟不知人意懒,苦唤春眠。金鸭霭微烟。

燕蹴筝弦。画楼深锁又经年。

遗下翠钗钗上月,还似从前。

形式:

虞美人.珠兰花

湘筠缚架笼芳蒂。碎溅鲛珠细。不矜颜色自清妍。

别有一般幽韵淡于烟。轻攀钿朵临瑶砌。

钗凤低回睨。谢娘睡起思恹恹。

零落几星黄雪鬓云边。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