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

深杜衡门谢往还,不将名字落人间。

地偏仲蔚蓬蒿径,尘远渊明松菊关。

事有难言惟袖手,人无可语且看山。

几年不到门前树,相对清溪尽日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远离尘嚣、独善其身的生活状态。首联“深杜衡门谢往还,不将名字落人间”直接点明了隐士选择隐居的原因,他拒绝与外界交往,不愿将自己的名字流传于世,表现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颔联“地偏仲蔚蓬蒿径,尘远渊明松菊关”运用典故,以古代两位著名的隐士——陶渊明和孔融(字仲蔚)为参照,进一步强调了隐士所处环境的偏远和清幽,以及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仿佛是与世隔绝的桃源世界。

颈联“事有难言惟袖手,人无可语且看山”则揭示了隐士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难以言说之事,他选择了沉默,如同袖手旁观;在无人可倾诉之时,他选择与山为伴,寻找心灵的慰藉。这反映了隐士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逃避,同时也展现了他寻求内心平静的决心。

尾联“几年不到门前树,相对清溪尽日闲”以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隐士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多年未变的门前树木,与日夜流淌的清溪共同见证了隐士的宁静生活,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并未改变他的生活方式和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隐士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593)

周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字:公谨
  • 号:草窗
  • 籍贯:弁阳老
  • 生卒年:1232-1298

相关古诗词

宿僧房

宿寄禅房静,云深路暗通。

冷烟凝夜白,秋叶学春红。

虎啸三更月,僧禅一榻风。

境清不成寐,竟夕共谈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对月吟效白体

前宵有酒无月明,昨宵有月樽无酒。

世间二美尚难并,万事纷纷复何有。

有酒无月醉不成,有月无酒月笑人。

今宵月好酒亦好,举酒属月酬青春。

青春难留月易缺,月下高歌天地阔。

开樽对月月入樽,只愁醉杀樽中月。

形式: 古风

征妇怨

梦魂夜夜在天涯,连岁音书不到家。

万里征人成白骨,春闺犹自卜灯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次韵山庄杂咏十首(其一)东啸

长年如蠹鱼,书底兀兀坐。

人皆笑其迂,吾计未为左。■然一舒啸,万籁相应和。

庐岂真吾庐,我亦自忘我。

渊明千载人,身世一鸟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