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颐师见过

云卷道者方昼睡,有僧奚为入桑杞。

惠然相过穷壑底,共谈儒流佛宗旨。

二家之风亦颓靡,吹而飏之谁为起。

寒灰煨芋香透纸,呼童就邻一赊米。

作糜煮菜相料理,吾穷于世无比拟。

殷勤相觅有吾子,谩书七字聊送似,往供天嫔泣山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而简朴的生活场景。首句“云卷道者方昼睡”,以自然景象开篇,暗示出道者的隐逸生活和闲适心境。僧人来访,诗人并未因世俗打扰而惊醒,反而显得随和,“有僧奚为入桑杞”表达出对意外访客的好奇。

接着,诗人与僧人深入探讨儒家和佛教的教义,“共谈儒流佛宗旨”,显示出他们对精神追求的共同兴趣。然而,诗人认为两家思想在当时已有些颓靡,需要有人振作唤醒,“吹而飏之谁为起”。

在这样的交谈中,诗人享受着朴素的生活乐趣,烹煮寒灰煨芋,唤童买米,自炊自食,感叹世间贫穷无人能及。“作糜煮菜相料理,吾穷于世无比拟”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自嘲。

最后,诗人感激这位来访的朋友,“殷勤相觅有吾子”,并以一首七言诗作为答谢,诗中提到“往供天嫔泣山鬼”,可能暗含对友人精神支持的感激,以及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琐事,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崇尚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261)

周文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道中望茅山有感

危亭对名岳,毕景扶钩栏。

白鹭伺察过,低昂若弓弯。

去岁负笈游,最住元符间。

栎林带脩竹,清派流珊珊。

离留叫昼静,洞天生春寒。

伟哉老宗师,作屋云雨端。

竟为杀虫蚁,不活升龙鸾。

遗体但解蜕,故宫亦烧残。

今创已半旧,万柱扶玄坛。

遂以两不借,一筇履巑岏。

入宅问玉斧,采芝投金环。

墨沼篆结字,丹台气成盘。

将谓便隐遁,遽尔罹间关。

夷甫麈尾堕,荀令香炉闲。

再获望奇秀,恍然神观还。

如见大仙伯,被发绿映山。

两君控鹄从,俱著汉小冠。

俗累当复驰,煮药鼎欲翻。

形式: 古风

新柳

长条导幽情,净色穿户牖。

酸风酽如醋,少待浓似酒。

飐飐金丝垂,满眼遮老丑。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翠蛟亭

禹驱龙蛇不驱蛟,依然跧此山之坳。

有时渊停忽奔放,如负山走如玉跑。

昔时莘渭正如此,咨尔来者无空嘲。

形式: 古风 押[肴]韵

辘轳体

野人无事时,常诵极玄诗。

写遍千山寺,吟行九曲溪。

谁为补天手,同是决云儿。

欲去无人问,今霄醉似泥。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