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江都应诏诗

巡游光帝典,征吉乃先天。

泽国翔宸驾,水府泛楼船。

七萃萦长薄,三翼亘通川。

夙兴大昕始,求衣昧旦前。

澄澜浮晓色,遥林卷宿烟。

晨霞稍含景,落月渐亏弦。

回塘响歌吹,极浦望旌旃。

方陪觐东后,登封禅肃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帝王巡游江都的宏大场景,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壮观与庄严。首句“巡游光帝典”,开篇即点明帝王巡游的神圣与荣耀,与古代帝王典制相呼应。接下来,“征吉乃先天”则暗示了帝王出行的吉祥与天命所归。

“泽国翔宸驾,水府泛楼船”两句,生动描绘了帝王乘坐豪华楼船在广阔水域巡游的情景,既展现了帝王的尊贵地位,也体现了皇家出行的奢华与气派。“七萃萦长薄,三翼亘通川”则进一步渲染了巡游队伍的庞大与壮观,仿佛是七支精锐部队围绕着帝王,三翼的护卫队伍横跨宽阔的河流,形成了一幅宏大的画面。

“夙兴大昕始,求衣昧旦前”描述了帝王早起准备出行的场景,体现了帝王勤勉治国的精神。“澄澜浮晓色,遥林卷宿烟”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同时也预示着帝王出行将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晨霞稍含景,落月渐亏弦”则以日出与月落的交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新旧更替,寓意帝王的巡游不仅是为了展示权力,更是为了推动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最后,“回塘响歌吹,极浦望旌旃”描绘了巡游途中音乐与旗帜的欢腾景象,以及帝王对东方诸侯的接见与封禅仪式的庄重,整个场景充满了浓厚的仪式感和威严感。全诗通过对帝王巡游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帝王的崇高地位、皇家的奢华气派以及对国家治理的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6)

虞世基(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虞荔子。博学有才,善草隶书。初仕于陈。累官尚书左丞。入隋,拜内史舍人。炀帝即位,重其才,任为内史侍郎,典机密,参与朝政。后见天下紊乱,政事日非,帝又不纳谏,且惧及祸,乃唯诺取容不敢忤旨。有告败者,不以实闻。又卖官鬻爵,贿赂公行。朝野共怨。终为宇文化及所杀

  • 字:茂世
  • 籍贯:隋会稽馀姚
  • 生卒年:?—618

相关古诗词

汴水早发应令诗

夏山朝万国,轩庭会百神。

成功畴与让,盛德今为邻。

区于属平一,庶类仰陶钧。

銮跸临河济,裘冕肃柴禋。

启行分七萃,备物象三辰。

祈祈亘原隰,济济咸缙绅。

阳谷升朝景,青丘发早春。

兖衣敷帝则,分器叙彝伦。

临淄成诵美,河间雅乐陈。

薰风穆已被,茂实久愈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秋日赠王中舍诗

秦关望吴苑,渭涘去江汶。

天汉星躔绝,山川地角分。

百年变朝市,千里异风云。

双鸳难可赠,别鹤不相闻。

忽值从游士,玳簪光素履。

欢言悦郑郊,雪泣悲燕市。

契阔论谈笑,殷勤访生死。

思君在一方,无由同四美。

尺素乃云披,投琼慰久离。

云开缛锦散,霞照绿缇披。

相思叹河广,相望阻天垂。

赠言方杜若,握手代萱枝。

伊昔风期早,金兰信为宝。

去来金马门,留连斗鸡道。

鹫岭访三禅,商山追四皓。

胜地俱游息,披文递论讨。

虚薄忝官联,乔木遂同迁。

濯缨升博望,阔步入祟贤。

高轩照流水,长剑耸秋莲。

南风忽不竞,东海遂成田。

喧喧狭斜路,隐隐平陵树。

凤阙暧西临,星桥耿南注。

五方多异俗,四海皆行路。

士衡嗟苦辛,德琏伤流寓。

巩洛重行行,寓目尽伤情。

太行临北绛,函谷拒西京。

雀书图久灭,龙文鼎遂轻。

凌云馀构尽,濛汜曲池倾。

徘徊殊未极,惆怅空云缨。

伊川忽会面,留连展言宴。

东西一背飞,翻然成异县。

哀哉人道促,痛矣嗟埋玉。

嵇生顾影琴,裴子飘风烛。

摧兹激水意,顿此浮云足。

弃置勿重陈,难终唯此曲。

汉阳赵元淑,薛县雍门周。

清文宁解病,妙曲反增愁。

翳翳神逾伏,懔懔岁方遒。

双崤飞暗雨,八水冻寒流。

兰枯芳草歇,槐古忆前秋。

江干不可望,徒此叹离忧。

形式: 古风

在南接北使诗

会玉二崤至,瑞节三秦归。

林蝉疏欲尽,江雁断还飞。

墙垣崇客馆,旌盖入王畿。

共此敦封植,方欣荐纻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奉和望海诗

清跸临溟涨,巨海望滔滔。

十洲云雾远,三山波浪高。

长澜疑浴日,连岛类奔涛。

神游藐姑射,睿藻冠风骚。

徒然虽观海,何以效涓毫。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