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许炯的《江门春浪》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景图。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水的动态美和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首联“杜若洲边蹙锦纹,潮生潮落过江门”,开篇即以杜若洲的美丽背景引入,通过“蹙锦纹”形象地描绘出水面波纹的细腻与美丽,而“潮生潮落”则展现了江水的动态变化,赋予画面以时间的流转感。
颔联“一川滟滟涵春涨,万顷溶溶带雨浑”,进一步深化了对江水的描绘。这里,“一川滟滟”形容江面波光粼粼,春水上涨时的景象;“万顷溶溶”则描绘出广阔无垠的江面在雨后显得更加柔和与浑厚,两相对比,既展现了春水的活力,也体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颈联“烟重绿浮芳草渡,风微红映落花村”,转而描写江边的景色。烟雾笼罩下,绿色的芳草渡显得更加幽静,而微风吹拂,落花映照在远处的村庄上,色彩斑斓,充满诗意。这一联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尾联“使君此日乘槎去,为问支机石尚存”,以一个想象中的故事结尾,使君乘槎而去,探寻未知,而“支机石”的典故则暗示着对远方、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这一联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旅途与探索精神的思考。
整体而言,《江门春浪》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江面上的美景,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以及探索精神的赞美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