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在失去儿子一个月后所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
首联“儿亡今一月,魂梦未曾离”,开篇即点明主题,儿子虽已离世一个月,但诗人的心中仍难以割舍,仿佛儿子的灵魂与梦境并未远离,表达了对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颔联“泪落人争问,神伤自不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面对他人的关切询问,泪水不禁落下,而内心深处的悲痛却难以言表,只能默默承受。
颈联“才因妻子减,情以死生移”,进一步揭示了失去儿子对诗人生活的影响。儿子的离去不仅让家庭的欢乐减少,更让诗人的情感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死之间的巨大落差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与哀伤。
尾联“萧飒秋将至,兰摧剩一枝”,以秋天即将到来的景象为背景,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孤独。兰花(兰)在这里象征着诗人对儿子的怀念,如同在秋风中摇曳的一枝,虽然坚强,但无法掩盖内心的凄凉与无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失去爱子后的悲痛与哀思,以及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