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竹林祠迎神送神乐章

神之来兮何许,风萧萧兮吹雨。

悄屏气兮若思,严霓旌兮来下。

昔公车之自南,民望车以欷歔。

今乘驹兮入庙,亦孔悲兮若初。

秋月兮皎皎,严霜兮凛凛。

泽终古兮何穷,噫,微管吾其左衽。

酌荆江以为醴兮,撷众芳以为羞。

歌呜呜兮鼓坎坎,惠我民,为此留。神之去,何所游。

风飒飒,挟归辀。倏昭明兮上征,抚一气兮横九州。

有新兮斯宇,竹森森其在户。

嗟我民兮勿伤,公时来兮一顾。

有新兮斯堂,竹猗猗其在旁。

嗟我民兮勿替,公顾民兮不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迎接和送别神灵的仪式,充满了古典的庄重与神秘。诗人以精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景象。

"神之来兮何许,风萧萧兮吹雨。悄屏气兮若思,严霓旌兮来下。" 这几句设定了场景,神灵降临时伴随着狂风巨浪和细腻的思考,以及飘扬的旗帜,这样的开篇已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接着的 "昔公车之自南,民望车以欷歔。今乘驹兮入庙,亦孔悲兮若初。" 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仪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与现实状况的感慨。

"秋月兮皎皎,严霜兮凛凛。泽终古兮何穷,噫,微管吾其左衽。酌荆江以为醴兮,撷众芳以为羞。歌呜呜兮鼓坎坎,惠我民,为此留。" 这部分描绘了秋夜的月色和严冬的霜雪,以及诗人对神灵的敬畏之心。最后几句通过饮酒、采集花草来表达对神灵的供奉和感激之情。

"神之去,何所游。风飒飒,挟归辀。倏昭明兮上征,抚一气兮横九州。有新兮斯宇,竹森森其在户。嗟我民兮勿伤,公时来兮一顾。有新兮斯堂,竹猗猗其在旁。嗟我民兮勿替,公顾民兮不忘。" 神灵离去后的描写同样是诗歌的高潮,神秘与庄严并存。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关怀以及对神灵不变的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迎神送神仪式的细腻描述,展现了古代祭祀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诗人自身对于历史、民众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六月二十六日秀青亭初成与客同集

亭成胜日好风光,佳客携将共一觞。

苍壁插空千古色,高松荫堤三伏凉。

网鱼缕脍寒水玉,剥莲煮鼎甘露浆。

便觉故园浑在眼,祇应漓水似潇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六月晦发霅川广德兄与诸友饮饯于渔山已而皆有诗赠别寄此言谢

平生苕霅梦,邂逅此登临。

青山秀而远,溪水洁且深。

浮玉千古色,飞凤何年音。

小丘辟茺荟,修竹初成林。

居然得此客,领略还披襟。

已歌棠棣诗,更作伐木吟。

兄嗟弟行役,友念朋盍簪。

情深语更质,意到酒自斟。

荷风生泊莫,凉雨洗遥岑。

翻然放舟去,别绪故难任。

我行日以远,佳处长会心。

作诗寄余韵,并以谢幽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止酒

渊明通达士,止酒乃成诗。

终焉未能忘,寄意良在兹。

勇哉典午君,覆觞无再期。

念彼万乘贵,艰难有深思。

况乃一介士,而或志可移。

祓斋揆前训,刚制圣所辞。

铭心谅无斁,多言亦奚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王长沙梅园分韵得林字

令君五亩园,不问蓬蒿深。

江梅忽秀发,邂逅成赏音。

一笑领诸客,扫地坐墙阴。

清芳到酒面,落蕊飘衣襟。

月去未忍去,起舞独微吟。

人自赏晤耳,问花亦何心。

花虽有开落,意则无古今。

须君戒勿折,嘉实看成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