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寒梅香动月初辉,面面山光逼四围。
最喜春风解人意,时穿花里入柴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雅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以“寒梅香动月初辉”开篇,巧妙地将梅花的香气与月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面面山光逼四围”一句,通过“逼”字,生动地展现了四周山光的映照,仿佛山光正紧紧包围着这一方天地,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最喜春风解人意,时穿花里入柴扉”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春风不仅带来了温暖,也似乎懂得欣赏梅花的美丽,悄悄地穿过花丛,来到这间简朴的柴扉前,与梅花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冬末春初的夜晚,梅花在月光下绽放,春风轻拂,山光环绕,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生命的活力。
不详
(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占断江南第一春,无边清洁可人亲。
几回谩向花前立,香逐风来折角巾。
看花何必问东风,直向花前会大同。
认到忘言真妙处,孤根夐立是豪雄。
一枝刚趣夺春元,唤转阳和到沁园。
此去调羹当大用,万年人仰是孤根。
石门流水出江门,一酌浑如酒半醺。
袖带暗香人未解,月明移棹动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