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七日恭遇先帝忌辰不胜悲恸强成一律用写哀悰

翘首玄云暗鼎湖,馀生无路谒楸梧。

忧深漆室心如醉,泪尽乌号眼欲枯。

老病自惭孤末命,梦魂犹忆赞吁谟。

黄扉残稿俱零落,无逸惟存旧献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迁在五月初七日,遇到先帝忌辰时所作,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已逝君主的深厚怀念与哀痛。

首联“翘首玄云暗鼎湖,馀生无路谒楸梧。”以“翘首”、“玄云”、“鼎湖”、“余生”、“无路”、“楸梧”等词语描绘出一种肃穆、哀伤的氛围。诗人仿佛仰望苍穹,面对着已逝的君王,心中充满了无法言说的哀思,似乎连前往拜谒的路都已不存在。

颔联“忧深漆室心如醉,泪尽乌号眼欲枯。”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痛的情绪。诗人的心灵如同陷入漆黑的深室,无法自拔,仿佛陷入了深深的忧愁之中,难以自解。泪水早已流尽,眼睛几乎要干涸,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悲痛。

颈联“老病自惭孤末命,梦魂犹忆赞吁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多病、孤独终老的感慨,以及对先帝的深深怀念。即使在梦中,诗人也依然记得为先帝赞颂的言语,体现了他对先帝的忠诚与敬仰。

尾联“黄扉残稿俱零落,无逸惟存旧献图。”则以“黄扉”象征朝廷,“残稿”、“零落”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奈。尽管昔日的文献、记录已经散落,但诗人内心深处对先帝的忠诚与敬意,以及对那段历史的记忆,却如同旧日的献图一样,永远留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先帝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历史、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哀悼之作。

收录诗词(583)

谢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雪湖韵魏二尹乃兄还维扬

惆怅宫亭柳一枝,客乡离合杳难期。

路当树与云深处,舟及潮随月上时。

棠棣分阴遥伫立,鹡鸰声急苦萦思。

背萱却喜春光满,归去高堂捧酒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五月十二日与雪湖南山避暑山亭次联句韵二首(其一)

缃帘高捲北窗凉,茗碗时分石鼎香。

水荇受风牵舞藻,路槐穿日间垂杨。

清虚未必输三岛,笑饮何妨累十觞。

野蔬山殽兼海错,不嫌粗粝待君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五月十二日与雪湖南山避暑山亭次联句韵二首(其二)

几席频移趁绿阴,倍因逃暑爱林深。

偶逢白石堪投足,漫和沧浪惬洗心。

绕屋桑麻迷远近,当筵瓜果任浮沉。

及时行乐聊乘兴,却怪癯翁太苦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五月初四日游永乐寺次联句韵呈同游冯雪湖魏邦直牧时庸诸君

乘兴聊同汗漫游,江边人诧谪仙舟。

山围上刹昙花杳,地近中天颢气浮。

镜水风流真未减,兰亭禊事合重修。

坐来顿觉烦歊净,却讶松涛万壑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