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

扫白非黄精,轻身岂胡麻。

怪君仁而寿,未觉生有涯。

曾经丹化米,亲授枣如瓜。

云蒸作雾楷,火灭噀雨巴。

自此养铅鼎,无穷走河车。

至今许玉斧,犹事萼绿华。

我本三生人,畴昔一念差。

前生或草圣,习气馀惊蛇。

儒臞谢赤松,佛缚惭丹霞。

时时一篇出,扰扰四座哗。

清诗得可惊,信美辞多夸。

回车入官府,治具随贫家。

萍韭与豆粥,亦可成咄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扫去的不是黄色的精华,轻盈怎能来自芝麻。
奇怪你仁爱长寿,却未察觉生命有限。
曾听说丹药能化为米,亲自传授像瓜一样的红枣。
云蒸腾如雾,火熄时喷出的水汽如巴江。
从此在炼丹炉中修炼,无尽轮回如同河车运转。
直到现在还期待仙斧赠予,追求着萼绿华的传说。
我本是三世之人,从前的一念之差。
前世或许曾是草书圣手,习气残留如蛇般蜿蜒。
儒者瘦弱似赤松,佛道束缚使我愧对仙霞。
时常写出一首好诗,却引来众人喧哗。
清新的诗歌令人惊叹,优美的言辞过分夸赞。
回归世俗进入官府,宴席简朴如贫家。
青萍、韭菜和豆粥,也能轻易满足。

注释

黄精:一种药材。
胡麻:芝麻。
仁:仁爱。
寿:长寿。
丹化米:传说中的仙丹化为米。
枣如瓜:形容枣子大如瓜。
云蒸:云雾蒸腾。
噀雨:喷出雨水。
铅鼎:炼丹的器具。
河车:道教比喻人体内的循环系统。
玉斧:仙人所持的神斧。
萼绿华:传说中的仙花。
三生人:指经历多世的人。
草圣:书法高手。
儒臞:儒者清瘦。
赤松:仙人名。
佛缚:佛教束缚。
丹霞:道教中的仙霞。
咄嗟:形容时间短暂。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它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修炼与知识的理解和态度。

开篇“扫白非黄精,轻身岂胡麻”两句,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描写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暗示诗人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纯净。接着,“怪君仁而寿,未觉生有涯”表达了对长寿与生命本质的思考,似乎在探讨修炼之道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关系。

“曾经丹化米,亲授枣如瓜”两句,通过对丹药和神仙果实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对于超凡入圣、长生不老的向往。下文“云蒸作雾楷,火灭噀雨巴”则是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观察,可能隐喻着修炼过程中的坎坷与挑战。

“自此养铅鼎,无穷走河车”表达了诗人对于持久修行和不断追求的决心。而“至今许玉斧,犹事萼绿华”则是对往昔岁月中所得珍贵记忆的怀念。

“我本三生人,畴昔一念差”自述了诗人对于前世今生的深刻理解,而“前生或草圣,习气馀惊蛇”则可能是在描述某种超验的体验或者对往生之事的回忆。

“儒臞谢赤松,佛缚惭丹霞”两句,通过对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广博的知识视野与深厚的文化积淀。下文“时时一篇出,扰扰四座哗”则可能是在描述诗人的文学创作生活。

“清诗得可惊,信美辞多夸”两句,是对诗歌艺术的自我反思和评价,显露出诗人对于真挚与华丽之间区别的审慎态度。最后,“回车入官府,治具随贫家”则是对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关系的一种平衡观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苏轼独特的人生哲学和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阎立本《职贡图》

贞观之德来万邦,浩如沧海吞河江,音容伧狞服奇厖。

横绝岭海逾涛泷,珍禽瑰产争牵扛,名王解辫却盖幢。

粉本遗墨开明窗,我喟而作心未降,魏徵封伦恨不双。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次韵王滁州见寄

斯人何似似春雨,歌舞农夫怨行路。

君看永叔与元之,坎轲一生遭口语。

两翁当年鬓未丝,玉堂挥翰手如飞。

教得滁人解吟咏,至今里巷嘲轻肥。

君家联翩尽卿相,独来坐啸溪山上。

笑捐浮利一鸡肋,多取清名几熊掌。

丈夫自重贵难售,两翁今与青山久。

后来太守更风流,要伴前人作诗瘦。

我倦承明苦求出,到处遗踪寻六一。

凭君试与问琅邪,许我来游莫难色。

形式: 古风

赵景贶以诗求东斋榜铭,昨日闻都下寄酒来,戏和其韵,求分一壶作润笔也

王孙天麒麟,眸子奥而澈。

囊空学逾富,屋陋人更杰。

我老书益放,笔落座争掣。

欲求东斋铭,要饮西湖雪。

长瓶分未到,小砚乾欲裂。

不似淳于髡,一石要烛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洞庭春色,并引

二年洞庭秋,香雾长噀手。

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

贤王文字饮,醉笔蛟龙走。

既醉念君醒,远饷为我寿。

瓶开香浮座,盏凸光照牖。

方倾安仁醽,莫遣公远嗅。

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

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君知蒲萄恶,正是嫫母黝。

须君滟海杯,浇我谈天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