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山堂

峥嵘屋下城,突兀城上屋。

初看颇惊眼,再见堪捧腹。

能无鬼神笑,可柰疮痍俗。

不哀梁閒叟,欲竭南山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视角描绘了房屋与城市的关系,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峥嵘屋下城,突兀城上屋。” 开篇即以“峥嵘”、“突兀”形容房屋与城市的相对位置,形象地展示了房屋仿佛在城市之上,城市又仿佛在房屋之下,这种奇异的景象让人颇感惊奇。

“初看颇惊眼,再见堪捧腹。” 描述了初次见到这种景象时的惊讶,以及多次观察后的忍俊不禁。这种从惊讶到笑出声的变化,反映了作者对这一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幽默感。

“能无鬼神笑,可奈疮痍俗。” 这两句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讽刺和无奈。作者认为,这样的景象连鬼神都会发笑,而人们却对此习以为常,可见社会风气之败坏。

“不哀梁閒叟,欲竭南山木。” 最后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社会问题的根源。这里“梁閒叟”可能是指那些无所事事的老者,“南山木”则象征着资源的枯竭。作者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社会中资源浪费和老年人生活困顿现象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幽默的语言,对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深刻的反思,体现了作者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嵇康淬剑石

寻常论养生,未得养生说。

拟从林下游,一书交尽绝。

既无当世志,安用三尺铁。

频频石上磨,神光浸秋月。

可怜粗疏甚,自谋何太拙。

危弦发哀弹,幽愤终莫泄。

死留身后名,有愧侍中血。

形式: 古风

樊哙戏石

丈夫气慷慨,隐迹在东市。

或逢逐鹿人,乃弃屠狗事。

壮哉鼓刀勇,旁若舞剑地。

遂摧拔山力,自叹时不利。

至今空山石,传是将军戏。

能兴卯金运,颇与黄石类。

不期两都后,复有三国志。

过客对春风,徒洒山阳泪。

形式: 古风

寄筹堂

老为人所怜,贫恨友独寡。

等闲门外车,尽入宰肉社。

欲随射虎将,争柰无匹马。

安得化为云,四方逐东野。

大庇天下士,拟作万閒厦。

顾我盖头茅,宁肯助一把。

非无问舍心,或恐卧床下。

纵有愿留人,有馆不能假。

还因索居久,往往罪商也。

须待舍馆定,然后见长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毛晋卿肖山堂

悠然林下客,世事颇能料。

闲中意自适,身外名肯钓。

卜居山之阳,初为识者笑。

势将陵岱华,气欲吞嵩少。

方寻愿谷归,稍近孙台啸。

微茫数烟岫,巉绝对云峤。

为我增双明,未必在远眺。

始虽如直友,久乃得心照。

恐随有力去,或被移文诮。

己见成膏肓,百计莫可疗。

一时烟霞语,慎勿骇廊庙。

咄哉肖山堂,所以警不肖。

形式: 古风 押[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