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先生挽词(其一)

造物周千载,真材得豫章。

经纶等伊吕,辞学过班杨。

德厚倾蛮貊,名高震虏羌。

数奇终不偶,难与问苍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道潜为苏轼(东坡先生)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对苏轼的生平和成就的赞美,表达了对这位伟大文学家和政治家的深切缅怀。

首句“造物周千载,真材得豫章”以“造物”开篇,寓意自然赋予了苏轼千载难遇的才华,将其比作珍贵的豫章木,强调了苏轼作为杰出人才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经纶等伊吕,辞学过班杨”两句,将苏轼的治国理政才能与古代两位著名的政治家伊尹和吕尚相提并论,同时指出其文学造诣超越了班固和扬雄,高度赞扬了苏轼在政治和文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德厚倾蛮貊,名高震虏羌”进一步描绘了苏轼高尚的品德和远播的声望,不仅在国内受到尊敬,在边疆乃至外族中也享有极高的声誉,体现了其人格魅力和影响力之广。

最后,“数奇终不偶,难与问苍苍”表达了对苏轼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其未能实现更大抱负的遗憾。同时也含蓄地提出了对命运的质疑,暗示了对苏轼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哀思。

整首挽词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深情地颂扬了苏轼的才华、品德和影响,同时也流露出对这位伟大人物命运的惋惜之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苏轼的崇敬之心。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坡先生挽词(其二)

博学无前古,雄文冠两京。

笔头千字落,词力九河倾。

雅量同安石,高才类孔明。

平生勋业志,郁郁閟佳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东坡先生挽词(其三)

少年持国论,不羡洛阳人。

抗疏忘机骫,危言骇搢绅。

丹衷那有谓,康济在斯民。

竟谪江湖去,端居寂寞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东坡先生挽词(其四)

初复中原日,人争拜马蹄。

梅花辞庾岭,甘溜酌曹溪。

梁木倾何速,椿年竟不齐。

灵輀向崧洛,行路亦悽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东坡先生挽词(其五)

一时英俊附门墉,兄弟从来号两龙。

雄辩未饶端木赐,题评肯下郭林宗。

精神烱烱风前鹤,操节棱棱雪后松。

无复胜游参杖屦,追云弄月更雍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