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桐江钓隐》由明代诗人朱彦昌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桐江畔垂钓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乐的心境。
首联“富贵非吾愿,烟波足自娱”开篇即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富贵生活的不向往,而更愿意沉浸在烟波浩渺的自然之中,享受内心的宁静与愉悦。这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西风双鬓短,夜月一身孤”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环境和心境。西风起时,双鬓已显斑白,暗示岁月流逝;夜月下,一人独处,孤独感油然而生。这两句不仅写出了环境的清冷,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深沉。
颈联“野棹时时鼓,村醪日日沽”转而描述了隐士日常生活的片段。野棹鼓动,象征着诗人偶尔的出航,与自然界的互动;村醪日日沽,则是日常生活中对简单、质朴生活的满足。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隐士虽身处偏远,但生活依然充满乐趣和满足感。
尾联“不知江海上,曾有故人无”则以问句形式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友情的怀念与期待。在远离尘嚣的江海之上,是否还有旧友相忆?这一问,既是对友情的深深怀念,也是对未来可能相遇的期待,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希望。
整体而言,《桐江钓隐》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怀念,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