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题画

风送琅玕声簌簌。四月林齐绿。

纵目寄湖山,惆怅今春,只是莺声熟。

自嗟锦瑟年华促。日对生绡彀。

点染似迂痴,幽涧寒藤,疏树黄茅屋。

形式: 词牌: 醉花阴

鉴赏

此词以细腻之笔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山水画卷。开篇“风送琅玕声簌簌。四月林齐绿”两句,以轻柔的风声和繁茂的绿林,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寂寥的氛围。琅玕之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与四月的绿意相映成趣,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纵目寄湖山,惆怅今春,只是莺声熟。”诗人将目光投向湖光山色,心中却涌起淡淡的惆怅。春天的莺啼虽美,但似乎也带来了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着岁月不待人的主题。这里的“只是莺声熟”,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流露,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

接下来,“自嗟锦瑟年华促。日对生绡彀。”诗人感叹自己青春短暂,每日面对的是如同丝绢般细腻的时光流逝。这里运用了“锦瑟”这一古典意象,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时光,与上文的“年华促”相呼应,进一步深化了时间紧迫的主题。

最后,“点染似迂痴,幽涧寒藤,疏树黄茅屋。”这几句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荒凉的画面:幽深的山涧中,寒藤缠绕,稀疏的树木间,点缀着几座黄茅屋。这种画面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感觉,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孤独与寂寞的情绪。整个画面在色彩上采用了冷色调,与前文的生机勃勃形成对比,更加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醉花阴·题画》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宁静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思考。

收录诗词(3)

成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春闺雨中

一春花事多催挫。怪杀连连雨。梅羞杏泣海棠愁。

愁绝桃花含怨、放楼头。嗔他鸠妇相呼闹。

睍睆莺声巧。听他溜滴滴阑干。

滴破阶心只是、怯春寒。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菩萨蛮.秋夜独坐

兰闺幽静纤尘绝。博山香炷挑灯爇。何处弄哀筝。

凄凉独自听。银河清似水。人坐秋声里。

窗外月华生。粉墙花影明。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长相思

花也新。柳也新。昨夜南楼梦踏青。朝来记不真。

歌几巡。笑几巡。日日寻芳泗水滨。由他姊妹嗔。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浣溪沙.春半

燕尾翻风双剪轻。柳眠惊觉乱啼莺。

四旬有五半分春。

窗外三更寒食雨,梦中一个惜花人。

此时不怕不消魂。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