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汝师宫洗领少司成以野服过我草堂言别作

当时双凤向朝阳,此日三鳣集讲堂。

黄绮可缘宫傅重,白衣时作野人装。

旋分僧供茵蔯暖,小出村沽柏子香。

非是木禅都不荐,慈悲一愿未曾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赵汝师在明末时期,以朴素的野服访问王世贞的草堂,两人在告别之际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友情和道义的深刻感悟。

首句“当时双凤向朝阳”,暗喻赵汝师与王世贞曾经共事或共度美好时光,如同双凤齐飞于朝阳之下,象征着友谊的辉煌与温暖。接着,“此日三鳣集讲堂”则转而描述赵汝师今日来访,如同三鳣聚集在讲堂,寓意着知识的汇聚与交流。

“黄绮可缘宫傅重,白衣时作野人装。”这两句通过对比黄绮(古代隐士)与赵汝师的装扮,表达了赵汝师虽身着朴素的野服,但其内心却保持着高尚的品格和深厚的学识,如同宫傅(古代官职)一般受人尊敬。

“旋分僧供茵蔯暖,小出村沽柏子香。”这里描绘了赵汝师来访时,王世贞为他准备了温暖的僧供(佛教徒供养僧侣的食物),以及从乡村买来的带有柏子香气的物品,体现了主人的热情与周到。

最后,“非是木禅都不荐,慈悲一愿未曾偿。”这句话表达了赵汝师并非无情之人,他心中怀有慈悲之心,但遗憾的是,他未能完全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既是对赵汝师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两人友情的深厚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赵汝师与王世贞之间真挚的友情和相互之间的尊重与理解,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之间交往的风范与情谊。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汝师语次多及时事民瘼慨然有感复成一首

春风融融吹客床,忽有霜色生干将。

感君方寸起鳞甲,笑我七尺真皮囊。

燕中罗网致足畏,吴下茧丝胡可当。

藉令指日相司马,何似得雨烹弘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弇山堂庭中玉兰及含桃二坞

玉兰万朵玉屈卮,含桃亦自烟迷离。

祗愁红纷坠瑶砌,忽喜韎鞨黏青枝。

朝霞碾圆摇妓鬓,甘露结液和诗脾。

刘郎醉卧舍人横,啮妃女唇甘如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弇山堂后石甃芙蓉池

弇山堂北四绮树,落花尽落芙蓉池。

丙夜盈盈璧月照,伏日习习香风吹。

卫军开府夸上客,秘监擘纸裁新诗。

野夫但解碧筒饮,九窍凉生当语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竹径之右方小白莲池

懒病难耕绵上田,不因中圣始逃禅。

行穿王舍城中竹,小得东林社里莲。

月色细分金琐碎,露香偏施玉婵娟。

欲知双屐钟情处,多在朝晖未吐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