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诗人万规所作的《题忠烈侯庙》诗,以“王事多艰险不移”开篇,描绘了忠烈之士在艰难险阻中坚守本心,不为外物所动摇的形象。接着,“委身先敌大江湄”一句,进一步刻画出忠烈之士勇往直前,不惜牺牲一切,甚至生命,与敌人抗争到底的英勇精神。
“临危授命生前勇”,是对忠烈之士在生死关头,依然挺身而出,勇于承担责任,展现出的非凡勇气的赞颂。“列爵封侯死后祠”,则表达了对忠烈之士死后被追封爵位,受到后世祭祀的崇高荣誉的认可和尊敬。
“龚寇已随湍下没,子规无复夜深悲”,通过龚寇(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叛乱者)的消逝和子规鸟(传说中因哀悼屈原而啼血的鸟)不再深夜悲鸣的场景,象征着忠烈之士的牺牲已经平息了纷扰,带来了和平与安宁。
最后,“欲知幽显存忠义,勋业重光两石碑”,诗人表达了对忠烈之士忠义精神的敬仰,并预言其功绩将如同两座石碑一样,永远铭记于心,光照千秋,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整首诗通过对忠烈之士英勇事迹的描绘和赞美,不仅歌颂了他们的高尚品质和牺牲精神,也寄托了对和平与正义的向往,以及对后世传承这种精神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