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别王宰先之

画角城头绕怨音,秋风握手别杯深。

三年故国相从地,万里青云欲别心。

醉罢林霜催菊老,梦回江月转棠阴。

预愁晓色离亭外,衰草撩人思不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城头传来哀怨的号角声,秋风吹过,我们深情告别
在这三年相随的故乡之地,即将踏上万里青云的征途
酒醒后,树林里的秋霜催促菊花凋零,梦中醒来,江月映照着海棠树的阴影
我已预感到拂晓时分,离亭外的景色会勾起无尽的离愁,衰败的草丛更惹人思绪纷飞

注释

画角:古代军中的乐器,发出凄厉的声音。
怨音:哀怨、悲伤的声音。
握手别杯:临别时举杯相碰,表示深情告别。
三年故国:指诗人过去三年居住的地方。
万里青云:形容远大的前程或广阔的天空,这里象征仕途。
醉罢:喝醉之后。
林霜:秋天的树林中的霜气。
催菊老:促使菊花枯萎。
梦回:梦中回到。
江月:江面上的月亮。
转棠阴:月光洒在海棠树下的阴影。
离亭:送别的亭子。
衰草:枯黄的草。
撩人思:触动人的思念之情。

鉴赏

这首宋诗《奉别王宰先之》由黄公度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王宰在秋季城头分别的情景。首句“画角城头绕怨音”以画角声渲染出离别的哀怨氛围,角声回荡在城头,仿佛在诉说着离愁。次句“秋风握手别杯深”则通过秋风和深情的告别酒杯,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和即将分离的沉重。

第三句“三年故国相从地”,回忆了三人共度的三年时光,他们在故乡共同度过许多岁月,这份情谊弥足珍贵。第四句“万里青云欲别心”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踏上遥远旅程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待,万里青云象征着未知的前路。

第五句“醉罢林霜催菊老”写的是诗人借酒浇愁,然而即使醉后,林中的菊花也在秋霜中凋零,暗示了时光无情,离别之苦。最后一句“预愁晓色离亭外,衰草撩人思不禁”以清晨的离亭和凋零的衰草,预示了即将到来的离别时刻,诗人不禁心生无尽的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345)

黄公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 号:知稼翁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109~1156

相关古诗词

实之有诗复次其韵

鞅掌从王事,招邀愧主人。

弹琴秋叶落,听雨夜床亲。

岁月何妨纪,诗篇莫厌频。

要令千载下,不但数姜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岳阳楼

后乐先忧记饱观,兹楼今始得凭栏。

吐吞五水波涛阔,出纳三光境界宽。

黄帝乐声喧广宙,湘君山影侵晴澜。

江山何独助张说,收拾清诗上笔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庚午秋观进士入试

棘扉晓辟万袍趋,邹鲁虽微士所都。

三献有人怀楚璞,滥吹何事试齐竽。

要令廋语题齑臼,莫把元文覆酱瓿。

袖手傍观君勿怪,个中曾是老于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庚申元日

茧足度残腊,回头又一年。

文书疏病眼,事业付高眠。

盥栉从朝懒,衾裯觉夜便。

南邻竞春色,车马日喧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