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颂扬了韩愈在文化与学术领域的卓越贡献。诗中提到“道丧文衰”,暗示了当时文化与道德的衰落,而韩愈则被赞誉为能够“克振起”这一局面的关键人物。他不仅“排斥老佛”,即反对佛教对儒家思想的冲击,同时“发挥洙泗”,强调复兴和弘扬儒家学说的传统源头——洙泗,这是孔子及其弟子讲学的地方。
韩愈的学术主张是“并包百家”,意味着他兼容并蓄,广泛吸收各种知识和思想,而不局限于某一学派或传统。他的学术视野涵盖了“源委六经”,即深入研究《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儒家经典,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最后,“北斗泰山,百世尔承”一句,将韩愈比作北斗星和泰山,象征着他在后世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意指他的思想和学术成就将被后代学者长久地继承和发扬。整首诗高度赞扬了韩愈在文化复兴和学术发展上的巨大作用,以及他对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