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梅花诗

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

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

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

今来渐异昨,向晚判胜朝。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翻译

春天临近,天气虽然转暖,梅花开放,雪花却还飘着。
随风还一起零落,太阳照着,却与雪不一起融化。
枝叶招展,梅影更多更密,花儿许多,梅枝显得更重。
现在渐渐与昨日不同,时间临近傍晚分明胜于早晨。

注释

转:意谓转暖。
舒:开放。
销:消失、融化。
足影:梅影更多更密。
重条:梅枝显得更重。
异昨:与昨日不同。
向晚:时间临近傍晚。
判:分明。
胜朝:胜于早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中梅花的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艺术处理。

"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 这两句设定了季节交替时的画面,尽管春天即将到来,但寒冷的气息依旧,梅花在这样的背景下舒展开来,而雪花还在飘落。这不仅展示了梅花的坚韧与独特,也反映出诗人对这种特殊季节美景的欣赏。

"从风还共落,昭日不俱销。" 这里强调了雪花与梅花共同承受寒风的境况,以及在晴朗的阳光下,它们并没有完全消融,这暗示了一种坚持和纯洁的象征意义。

"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 这两句描写梅树在雪中的姿态,梅叶的舒展似乎与行人的脚步相随,而梅花的繁盛则让枝条显得更加沉重。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可能寓意着诗人内心对于坚守纯洁和个性所做出的努力。

"今来渐异昨,向晚判胜朝。" 最后两句表达了时间流转带来的变化感,以及诗人对当前时光的珍视和评价。这也许是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象所得出的生命哲理——每一个当下都是独一无二且值得被铭记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雪中梅花为主题,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34)

阴铿(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

  • 字:子坚
  • 籍贯: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
  • 生卒年:约511年-约563年

相关古诗词

渡岸桥诗

画桥长且曲,傍险复凭流。

写虹晴尚饮,图星昼不收。

跨波连断岸,接路上危楼。

栏高荷不及,池清影自浮。

何必横南渡,方复似牵牛。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渡青草湖诗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游巴陵空寺诗

日宫朝绝磬,月殿夕无扉。

网交双树叶,轮断七灯辉。

香尽奁犹馥,幡尘画渐微。

借问将何见,风气动天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游始兴道馆诗

紫台高不极,清溪千仞馀。

坛边逢药铫,洞里阅仙书。

庭舞经乘鹤,池游被控鱼。

稍昏蕙叶敛,欲暝槿花疏。

徒教斧柯烂,会自不凌虚。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