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赵秋晓(其一)

儒风凋落尽,生意仅如丝。

一自先生死,深为吾道悲。

颓波谁砥柱,善类孰纲维。

有子森如玉,斯文想未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儒家学风已经衰落殆尽,生机仅剩微弱如丝。
自从先生去世后,我深深感到我们的道路是多么悲凉。
动荡的潮流中,谁能成为坚定的支柱?善良的人们又有谁来引领和规范。
先生的儿子如同美玉般出众,我想这门学问的精神可能还未消亡。

注释

儒风:儒家的风气或学术传统。
凋落:衰败、凋零。
尽:全部、完全。
生意:生机、活力。
先生:指有学问、道德高尚的人。
死:去世。
吾道:我们所遵循的道德或学术道路。
悲:悲伤、哀痛。
颓波:衰败的潮流或混乱的局面。
砥柱:比喻坚定的支撑者或领导者。
善类:善良的人们。
孰:谁。
纲维:规范、引导。
有子:有儿子。
森如玉:形容人品出众,如美玉般纯洁。
斯文:这里指儒家文化或学术。
想:推测、认为。
未衰:还未衰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登辰的作品,名为《挽赵秋晓(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哀伤之情。

“儒风凋落尽,生意仅如丝。”这两句表达了儒家文化的衰败和诗人内心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儒学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其影响力在当时社会中的减弱被比喻为凋零之叶,而“生意”则象征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仅剩的一丝,也许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微妙的希望。

“一自先生死,深为吾道悲。”这里的“先生”可能指的是诗人尊敬的老师或者是在学术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先生之死,对于诗人的思想和信仰产生了巨大冲击,使他对自己的学说和道路感到深深的悲哀。

“颓波谁砥柱,善类孰纲维。”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混乱无序的社会状态。颓波指的是波涛汹涌的水流,砥柱则是比喻中坚定不移的支撑。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在寻找能够支持和维系善良之人的力量,但似乎又感到这种力量难以寻觅。

“有子森如玉,斯文想未衰。”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后代或门生才华横溢的期待与赞扬。有子的“森如玉”形象美好,是对其内在品质和外在表现的一种肯定。而“斯文想未衰”则是诗人对于这种文化传承和文学精神依旧充满信心,认为它并没有减退的迹象。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亡友的怀念和对儒家文化衰败的哀叹,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生命价值、学术传承以及社会乱象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

张登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赭衣舂

赭衣舂永巷,酸风起暮杵。

声声碎妾心,妾儿痛隔三千里。

灞水欢迎骨肉恩,子母再见无由缘。

谁将鸩羽饮龙子,晨猎上林如意死。

妾耳纵能闻,妾目那能视。

妾口纵能言,妾足安能履。

白日改色天容愁,未央宫中桐叶秋。

堂堂丰沛龙准公,三尺造汉烹英雄。

击布归来尚无恙,预置股肱如指掌。

明知戆勃可安刘,何为存妾子母无良谋。

形式: 古风

九日

一见黄花只自羞,萧然短发不禁秋。

谁人为整乌纱帽,独倚西风满眼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下滩二绝句(其一)

下得寒滩水漫流,山平水远更清幽。

几何舟楫随风去,唯有渔人得自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下滩二绝句(其二)

江风淅淅似相催,绿竹丹枫去又来。

任使云帆能破浪,不知归客已心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