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平叔母夫人挽辞二首(其二)

昔年烽火隔江津,指痛呻吟夜彻晨。

旁置万家空有冢,禄营三釜已无亲。

鸾回紫诰承恩旧,牛卧青冈卜兆新。

送死养生无一憾,老怀缘此重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俞德邻所作的《后平叔母夫人挽辞二首》中的第二首,以哀悼逝者为主题,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亡故亲人深切的怀念与哀思。

首句“昔年烽火隔江津”,开篇即描绘出战争年代的动荡景象,烽火连天,江水阻隔,暗示了逝者生前生活的背景,也预示了其命运的多舛。接着,“指痛呻吟夜彻晨”一句,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逝者在生命最后时刻的痛苦与挣扎,以及周围人对其痛苦的深切感受,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旁置万家空有冢,禄营三釜已无亲”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逝者的孤独与家族的衰败形象地展现出来。冢旁空置,意味着逝者虽有归宿,但家族已不复往日的繁荣,亲人的离去让家庭失去了支柱,充满了凄凉与无奈。

“鸾回紫诰承恩旧,牛卧青冈卜兆新”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美逝者生前曾得到朝廷的恩赐与荣誉(鸾回紫诰),象征其生前的荣耀;另一方面,以牛卧青冈(卜兆新)预示其死后安葬之地,暗示了逝者从荣华走向平静,完成了生命的轮回。

最后,“送死养生无一憾,老怀缘此重沾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一生的评价与感慨。认为逝者在生前尽心尽力,无论是送终还是养生,都做到了无怨无悔,这使得诗人内心充满了感动与敬意,不禁泪湿衣襟。这种对逝者一生的肯定与怀念,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经历的回顾与哀悼,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亲情、荣誉与死亡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382)

俞德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籍贯:自号太玉山
  • 生卒年:1232~1293

相关古诗词

饯杨少监

白发苍颜自在仙,流行坎止任天然。

江山得意俓携酒,家世为官不爱钱。

天与清閒娱晚景,人看富贵出长年。

传闻尺一来阊阖,匹马春风快着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杨刚中分教京口有司以冗员罢去作诗为别就次韵以饯其行二首(其一)

冲霄志气合雄飞,谁遣谈经坐绛帏。

夜雨檐花聊痛饮,秋风莼菜竟思归。

一官岂为吾曹冗,五斗政嫌儿辈讥。

去去草玄从尚白,丈夫元不羡轻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杨刚中分教京口有司以冗员罢去作诗为别就次韵以饯其行二首(其二)

公车指日召严徐,友道从渠自耳馀。

浮世功名蕉覆鹿,冷官滋味釜生鱼。

百年荏苒醒还醉,一气循环惨复舒。

归去湖山多乐事,故人休枉绝交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赠程秀才

莎径莓墙枳棘篱,藜床六尺卧书帷。

门前剥啄谁惊梦,马上推敲客有诗。

北牖清风聊共语,夜梁落月重相思。

宾鸿此去过京岘,应遣新吟慰旧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