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子云为仁方,能事近取譬。
由近推至远,于人庶有济。
杜陵怀广厦,筑基方寸地。
下有将伯呼,上有皇风被。
四者咸来归,讵非宣圣意。
吁嗟兮斯堂,临汝者上帝。
此诗出自清代诗人过鸣冈之手,名为《筑普济堂成述怀七首(其七)》。过鸣冈以“子云为仁方”开篇,引出仁德之道,通过“能事近取譬”强调以身边之事为喻,推广仁义。接着,“由近推至远,于人庶有济”,表明从具体到抽象,从个人到大众,仁德之行可以惠及众人。
杜陵怀想广厦,筑基方寸地,象征着虽处简陋之地,心怀宏大理想。下有将伯之呼,即有贤者的呼唤;上有皇风被,比喻圣明之风的吹拂。这四者汇聚一处,正是宣示圣意,倡导仁德之风的体现。
最后,“吁嗟兮斯堂,临汝者上帝”,表达了对所筑之堂的感慨,仿佛上帝亲自莅临,见证这一善举。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仁德实践的深刻思考与崇高追求。
不详
老藤不知年,野花不入谱。
随意加点缀,便字成小圃。
何必辋川庄,始足垂千古。
兀然坐高秋,谁可与欢者。
白云生几上,清泉绕榻下。
明月忽复来,呼童煮菜把。
溪边新结小团瓢,户外宁知市与朝。
无供也须留客坐,有花何必待人邀。
自知疏懒性成癖,谁谓清闲福未饶。
如此长贫亦韵事,不妨卒岁混渔樵。
黄河九曲来昆仑,奔流激湍争喧屯。
禹王明德亦远矣,吞天浴日嗟行人。
行人赉钱争竞渡,舟子常年纷若雾。
须臾鼓棹渡河来,约束蛟龙不敢怒。
蓦起狂飙吼蓼蘋,雨霰飘摇雷作嗔。
穷途孑孓荒烟里,回看恍惚凭夷尊。
旅社彷徨发浩歌,一饮一斗朱颜酡。
返思时会争瞬息,渡河死者何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