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咏虞美人花,次许山涛韵

意蕊情条,纤缛纷敷,真耶幻耶?

想垓下歌阑,灯昏楚舞;帐中血碧,月射银沙。

泣露啼烟,愁蜂惨蝶,为惜朱颜委剑花。

千秋恨,剩柔枝弱卉,翠亸红斜。疏风嫩雨频加。

宛泪结红冰透碧纱。问鹦鹉呼来,人归何处?

鹧鸪催落,肠断谁家?

槛外㛹娟,溪边婀娜,碧玉移将斗丽华。

评花史,谢江东父老,怜取奇葩。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沁园春·咏虞美人花》由清代诗人薛斑创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虞美人花的美丽与哀愁。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虞美人花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魅力。

“意蕊情条,纤缛纷敷”,开篇即以“意蕊”、“情条”点明虞美人花的内在情感与外在形态之美,通过“纤缛纷敷”描绘其繁复而精致的花朵,营造出一种既真实又梦幻的氛围。

“想垓下歌阑,灯昏楚舞;帐中血碧,月射银沙。”这一句借用历史典故,将虞美人花与历史人物、事件相联系,暗示了其背后的历史沉思与哀伤。垓下之围、楚舞、帐中血碧、月射银沙等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泣露啼烟,愁蜂惨蝶,为惜朱颜委剑花。”这里通过“泣露啼烟”、“愁蜂惨蝶”的描写,赋予虞美人花以生命,使其成为承载情感的载体。花儿的凋零,不仅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也是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千秋恨,剩柔枝弱卉,翠亸红斜。”“千秋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叹,而“柔枝弱卉,翠亸红斜”则形象地描绘了虞美人花在时间长河中的脆弱与美丽。

“疏风嫩雨频加。宛泪结红冰透碧纱。”这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虞美人花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态,通过“疏风嫩雨”、“红冰透碧纱”的描绘,展现了其生命力的顽强与脆弱并存。

“问鹦鹉呼来,人归何处?鹧鸪催落,肠断谁家?”通过“鹦鹉”、“鹧鸪”等意象,诗人设问,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关切与思考,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消失的深深惋惜。

“槛外娟娟,溪边婀娜,碧玉移将斗丽华。”最后,诗人以“娟娟”、“婀娜”、“碧玉”等词语,再次赞美虞美人花的美丽,将其与“丽华”相提并论,强调其在自然界的独特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虞美人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邃的历史思考与情感抒发,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35)

薛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为内子题照

眼底惊看,瘦骨支颐,不似渠侬。

记二十年前,镜台初下;卿年三五,我恰相同。

无赖流光,多情烦恼,销尽当时雅淡容。

妆疏懒,为长贫善病,愁隐眉峰。堪悲四壁秋风。

更罗计频怜坐命宫。笑空厨无火,庭槐自扫;

齑盐不给,野藿长供。

斗帐酣香,钩帘印月,旧事寻思一瞬中。

卿休苦,有吾曹舌在,未必终穷。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长安谢使君席上醉后作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莫笑狂生。

看长杨献赋,人传才子;沉香侍宴,词谱新声。

台殿丝纶,封疆保障,振旅还朝奏荡平。

功成日,羡燕然勒石,麟阁题名。拂衣早遂归耕。

遇花月常教醉不醒。更选妓徵歌,金钗环绕;

谈天炙谷,珠履纵横。

五世簪缨,百年耆耇,枣进安期證上清。

心方足,但前因未种,一事无成。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水调歌头.怀戴介眉客都

忆昔邗关别,霜月冷侵门。

倏过清明百五,花事半纷纭。

若被几番风雨,牵惹一天愁思,寂寞怨离群。

云树渺无际,怅望黯销魂。玉河水,渭桥柳,灞陵春。

争似江南景物,山色软撩人。

为问京华旧识,曾念相如游倦,拟与荐雄文。

好待归来日,握手细评论。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蓝署席上使酒呈瞻武、澄溪、谦谷

落魄扬州客,只影寄蓝田。

又见梅花飘雪,丝柳绿含烟。

可惜三分春色,转眼二分已过,归计尚迁延。

赖有素心侣,良会胜平原。重帘卷,风入座,月当天。

肯教辜负玲珑,红烛照华筵。

笑指索郎快赌,竞作长鲸川吸,轰饮乱觥船。

莫叹无人管,一任醉时眠。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