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和芸轩韵(其一)

海峤千峰插汉齐,每因松竹问幽栖。

江山举目成图画,天地从人作品题。

身隐不妨随鹿豕,门閒应得长蒿藜。

何须绿野功成后,始是黄梁梦破时。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秋兴和芸轩韵(其一)》描绘了一幅山海之间的隐逸画卷。首句“海峤千峰插汉齐”,展现了壮丽的海中高山直入云霄的景象,给人以雄浑之感。次句“每因松竹问幽栖”,通过松竹暗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

“江山举目成图画”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色之美,仿佛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展现在眼前。“天地从人作品题”,则表达了诗人认为天地之大可以任由人的才情挥洒,赋予万物以诗意。

“身隐不妨随鹿豕,门閒应得长蒿藜”两句,写出了诗人愿意过着与鹿豕为伴、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门前丛生的蒿藜也增添了田园风味。最后,“何须绿野功成后,始是黄粱梦破时”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世俗的成功,而在于享受当下宁静的隐居生活,这与黄粱美梦的典故形成对比,寓意深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寓言抒怀,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609)

顾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兴和芸轩韵(其二)

伏雨阑风日未休,越山吴水共悠悠。

鸾书不返瑶台暮,雁阵争回碧树秋。

敝褐有情依客子,断碑无主怨王侯。

平生宋玉多悲感,拟脱青衫趁白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兴和芸轩韵(其三)

碧海萦回天际还,海山青翠束连环。

铜城北望三千里,金斗西横百二关。

落月有时闻画角,夕阳何处倚危阑。

清江面面芙蓉满,安得凌波却暂攀。

形式: 七言律诗

冬至书怀

阴尽阳复回,年华递相促。

明灯坐深夜,长叹拊髀肉。

忆昨童丱初,未念寒与燠。

依依邻舍儿,游嬉日相逐。

九龄事书史,稍解知捡束。

十三文义通,孜孜务磨琢。

维时心尚孩,寒暴略相续。

逡巡邻弱冠,人事有颠踣。

旧业竟萧条,凄然泣松竹。

系名庠序间,晨暮恒碌碌。

夙心虽未改,奈此尘嚣渎。

翻思少日误,閒暇安可复。

今年值霪雨,积潦弥旬朔。

荒居迫沮洳,下床水没足。

鱼行仅两月,闷绝每思哭。

侵冬始安居,卒岁已无谷。

匆匆日复日,不觉流光速。朝来日长至,推枕乃惊?。

清晨随冠冕,州衙拜黄屋。

于惟万乘尊,至德春同育。

顾兹岁小歉,圣心已烦蹙。

恭闻遣明诏,四出洗冤狱。

人和天乃应,生意岂长鞠。

惟应西江水,不及辙中涸。

归来茅屋底,寂寞对僮仆。

仰看天意愁,雨雪交相属。

侵陵及兰蕙,摧压倒松菊。

海宫东南天,一望云弥目。

傍村八九家,悄若住空谷。

往来迹已断,况乃相贺祝。

物情厌荒落,天亦恨幽独。

闭门日易暮,忽已见灯烛。

所思渺云汉,谁与论心曲。

须臾雨声歇,窗隙风簌簌。

夜久寒转严,指直不敢触。

寒炉拨残灰,邈矣拱先躅。

因思古达士,涉世多翻覆。

譬之百鍊金,历久乃精熟。

蹇予沙矿姿,敢尔恨幽辱。

顾此年岁长,便便止空腹。

烟云方满眼,何时见清旭。

维东有沧海,浩漫侵坤轴。

其上通星辰,其下连河渎。

吾将驾灵查,一访巫咸卜。

形式: 古风

海棠四首(其一)

濯锦江头富贵花,何年流落海天涯。

玉人二八空闺里,岁岁因君感物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