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贼引

羽檄星驰暴客起,西望烽烟无百里。

夜半惊呼得渔舠,老稚相携三百指。

蠖屈蛇盘破蓬底,忽欲骞身风刮耳。

沙汀舣岸少依刘,万斛愁情空一洗。

回思当年侍玉皇,禁垣夜直宫漏长。

驱驰谁谓遽如许,客枕不安云水乡。

前日蹇驴冲火烈,今此扁舟压残雪。

隆暑祁寒欲少休,钲鼓迫人如地裂。

草庐安得无卧龙,奉天政赖陆宣公。

凭谁急呼人杰起,使我叩角歌尧风。

形式: 古风

翻译

紧急军书迅速传递,盗贼四起,烽火连天不过百里。
半夜惊醒,呼叫求救,只有一艘渔船,老幼三百人共渡难关。
如同虫类蜷曲在蓬草下,忽然想要振翅飞起,风声刺耳。
停靠沙洲岸边,希望能像刘备那样得到庇护,但愁绪万千,无法排解。
回想当年侍奉玉帝,值夜班时,宫中漏壶滴水声漫长。
谁能想到,如今奔波如此辛苦,客居他乡,难以安眠。
昨日骑驴闯过烈火,今日乘舟又经残雪,酷暑严寒交替,疲惫不堪。
无论酷暑还是严寒,都让人喘不过气,战鼓催逼,如同大地裂开。
哪里能没有像诸葛亮那样的贤才呢?国家政务依赖陆宣公这样的大臣。
谁能立刻呼唤出英雄,让我能歌颂尧帝的仁德之风。

注释

羽檄:紧急军书。
星驰:迅速传递。
暴客:盗贼。
渔舠:渔船。
老稚:老幼。
三百指:三百人。
蠖屈:蜷曲。
蛇盘:蜿蜒。
骞身:振翅。
舣岸:停靠。
少依刘:像刘备一样得到庇护。
禁垣:宫墙。
宫漏长:漏壶滴水声长。
遽如许:如此突然。
客枕:客居他乡。
蹇驴:跛足的驴。
扁舟:小船。
残雪:残冬积雪。
隆暑:酷暑。
祁寒:严寒。
钲鼓:战鼓。
草庐:简陋的草屋。
卧龙:杰出人才。
奉天政:国家政务。
陆宣公:陆游。
人杰:英雄。
叩角:吹角。
尧风:尧帝的仁德之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避贼引》,创作于宋代,由诗人邓肃所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的深沉忧虑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中“羽檄星驰暴客起,西望烽烟无百里”两句,描绘了一种战乱频仍、烽火连天的情景。羽檄星可能指的是急速行进的军队或是战事的信号,而“西望烽烟”则表明了战乱已成常态,没有一处安宁之地。诗人通过这样的开篇,迅速把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紧张与不安的世界。

接下来的“夜半惊呼得渔舠,老稚相携三百指”则展现了人民在战乱中的困苦生活。夜晚突然间听到呼唤声,人们紧急集合到船上逃难,这种场景充满着恐慌和无助。而“老稚相携三百指”则进一步强调了这艰辛逃亡过程中的人性温暖和生命的脆弱。

诗中的“蠖屈蛇盘破蓬底,忽欲骞身风刮耳”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躁动与不安。这里的“蠖屈蛇盘”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困境,而“忽欲骞身风刮耳”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束缚、迅速逃离的渴望。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过去安稳生活的怀念和现实中的无奈。例如,“沙汀舣岸少依刘”一句,可能是在暗示自己如今流离失所,与古人依靠大江大河寻找避难之地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而“万斛愁情空一洗”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这次逃亡,能够彻底摆脱过去的忧虑和牵挂。

诗中还有一段,“回思当年侍玉皇,禁垣夜直宫漏长。”这里,诗人回忆起过去在皇宫中的生活,禁城之内的夜晚守卫,以及那悠长的宫廷钟声。这一段落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于安稳宫廷生活的渴望。

最后几句,“驱驰谁谓遽如许,客枕不安云水乡。前日蹇驴冲火烈,今此扁舟压残雪。”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中的急遽变化和自己命运多舛的无奈感受。从“驱驰”到“客枕”,再到“云水乡”,诗人通过这种流动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和对比鲜明的手法,勾勒出了一个时代的痛苦面貌,以及个人在其中所经历的心灵波折。邓肃通过这首《避贼引》,展现了自己作为一名士大夫,在动荡时世中的哀伤与不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邂逅宇文

闽山去天馀尺五,渔浦撼舟滨九死。

临水登山万里来,却向春围饮墨水。

白云目断无飞翰,夜将剑铗于谁弹。

世人相马例嫌瘦,饿死首阳不作难。

侧闻天下有人杰,洗出新诗耿冰雪。

年来亦复坐文穷,空使品流居第一。

抠衣浩歌起相从,雨意那忧泼墨浓。

匆匆对语一笑粲,万斛穷愁一洗空。

公今清誉高星斗,我乃栖迟事奔走。

收拾政赖退之豪,瘦寒不复麾郊岛。

形式: 古风

霹雳松

老干千年如削铁,蛰龙酿春未肯泄。

阿香推车动地来,振起虬髭上天阙。

砰轰一声惊倒人,雨势更挽银河倾。

炎洲六月尘生海,一朝化作无边春。

形式: 古风

南归醉题家圃二首(其二)

近辅暴迫狼虎,圣君德大乾坤。

万里去黄金阙,一杯得杏花村。

形式: 六言诗 押[元]韵

南归醉题家圃二首(其一)

填海我如精卫,当车人笑螳螂。

六合群黎有补,一身万段何妨。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